潼关县教体局:着力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4-12-12 11:46:02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近年来,潼关县教体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全过程,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各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发挥自身潜能,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保持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一是统筹师资配备,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保障。集中全县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的教育专班,引领并辐射全县各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家庭教育服务、教师心理疏导等领域的扎实推进和探索创新。认真开展中小学各学段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研究,指导学校掌握“全面筛查—发现问题—分析研判—对策建议—预防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方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切实推进心理健康课程进校园、心理辅导服务进校园、心理业务指导进校园工作的开展。
二是拓宽教育渠道,织密心理健康教育防护机制。各学校每周至少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故事、游戏、表演、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强化学生积极心态,预防消极心理,矫正心理障碍。丰富课外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正确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疏导,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困惑。通过联合开展家庭教育研讨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果。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及时对各校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反馈,指导班主任对可能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开展谈心谈话辅导。
三是加强专业支撑,筑牢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体系。充分借助优质专家资源、理论资源、技术资源、政策资源,促进心理教师的自我成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每周开展一次读书分享活动,教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或叙说案例,或阐述观点,或畅谈体会,尽情分享着读书的收获与喜悦。每周开展一次针对性较强的教研活动,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改进教学工作效果,激发教师的敬业精神,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及时有目的地对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加以评析、再认,追问自己在案例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应当吸取自己的经验与教训,获得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超越的能力。
下一步,潼关县教体局将持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工作力度,实现心理健康课程资源体系化、心理健康教师课堂教学示范化、各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常态化,不断提升全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