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教”改革背景下,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高职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开发范式,探索建设工程管理类教材形态的创新,构建建设工程管理类教材建设框架,提出了“双元三段十二环”教材开发流程,以核心课程为例编写《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活页式教材,为“三教”改革提供一定的支持,为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理论参考建议。

[关键词]“三教”改革  建设工程管理类  活页式教材

基金项目:2023年度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三教改革视域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堂革命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3JXGG06;主持人:徐丽娇);2022年陕西省地方课程地方教材及教辅资源研究课题《三教改革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开发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0200103;主持人:王铁钢);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4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OBE理念下〈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与计量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4SZX479;主持人:徐丽娇)。


引  言

新时代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应当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三教”改革为切入点,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的改革,其中教材改革是教育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因为教材建设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法改革及教学质量。目前,高职教材仍然存在借用本科教材、教授内容与生产实际不相符、无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便于携带等问题,因此如何开发具有优质特色、适合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的活页式教材,成为教育者研究的热门课题。

以“三教”改革为背景,探索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实践,需着眼于高职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包括校企双元育人、创新教育、信息化资源及活页式结构与形式的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基本框架;需进行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领域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教材体例设计,探索高职教育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的开发程序及路径。笔者结合高职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要求和特点,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编制新型活页式教材,将教材开发实践经验成果应用推广于高职教育建设工程管理类其他教材。

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开发与实践实施路径

“三教”改革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开发与实践分为理论研究阶段和实践研究阶段。

理论研究阶段工作主要包括:梳理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内涵、特征、编写的基本原则、建设思路,提出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理论结构与开发范式,构建建设框架;探索职业教育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开发流程,确定教材开发程序及路径;实践研究阶段工作主要包括:职业领域分析、工作能力要求分析、确定校企合作重构课程模块化内容、确定教材编写体例及组织逻辑。通过整个课题实施过程的开展,分析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同时总结实践经验,补充理论研究,最终形成灵活的模块组合与装订形式相结合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新型活页式教材,为建设工程管理类其他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建议。

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开发与实践

1.建设工程管理类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理论结构及开发范式

基于现代职业教学教材开发理论模型,结合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特点,以实用主义职业教育范式、人才学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范式为基础,以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评价、课程评价为取向,提出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开发的理论结构及范式模型,见图1所示。

20241211111230325-85-6c95a.png

图1  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开发理论结构及范式模型

2.建设工程管理类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框架

相比传统教材,新型活页式教材具有项目贯穿、任务驱动、模块灵活、资源丰富等特征,更加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要求。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传统教材多数是以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作为逻辑起点,通过章节化的组织形式和总体内容统一排列页码。随着“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规范不断涌现,活页式教材可以实现部分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换,更适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合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教材与学材的相统一。

教材开发全过程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校企双元合编、融入行业企业“新”内容是教材建设的关键要素,以凸显教材的职业能力培养功能;信息化资源是新型活页式教材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突出教材使用的灵活性。

3.探索建设工程管理类“双元三段十二环”教材开发流程

(1)教材开发准备阶段

依据活页式教材的开发理论结构和开发范式,课题组组建了校企双元教材建设团队,依托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对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进行职业领域分析,主要分析就业岗位、工作职责及典型工作任务;随后进行行动领域归纳,主要对工作能力及工作成果进行分析;最后完成学习领域转换,即确定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完成教材开发准备阶段。

(2)教材开发实施阶段

首先进行学习情境设计,主要工作为选择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其次选取典型任务,即选择项目案例、确定任务目标;再次进行活页体例设计,确定体例设计元素,主要包括任务目标、任务内容、任务知识学习、实训任务单、工作任务单、任务结果评价等;随后进行数字资源研究,将系列微课、习题库、虚拟仿真及课件教案等元素融入教学;最后搭建教学资源平台,选择平台、设计平台栏目,并上线课程,完成教材开发实施阶段。

(3)教材开发持续优化阶段

在实践中应用教材,并对教学资源进行持续优化,教学内容紧跟新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行业规范,体现活页式教材的优越性;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平台数据完成教学过程实时监控,在课前导学、课中教学和课后拓展中完成教学实施流程;建立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对教学效果对比分析,完成过程评价及多方评价,根据意见和建议完成教材开发优化。建设工程管理类“双元三段十二环”具体开发流程见图2所示。

4.重构核心课程活页式教材模块化内容,完成教材编写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托信息技术开发信息化资源并动态更新,将建筑行业前沿发展方向——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实时纳入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建设工程管理类核心专业——工程造价的职业领域及工作能力要求,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新型活页式教材为例,校企合作重构了模块化课程内容,形成了职业能力清单,确定了教材编写体例,完成了教材编写任务。

新型活页式教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开发实践按照“一中心、二主线、三需求、四融通”的设计理念,教材内容紧跟企业技术发展前沿,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能力清单对应的工作过程为主线,满足适应“三新”技术发展、结合课程思政、学习形式多样的三种需求,体现了岗、课、赛、证的四方融通,按项目、任务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重构。同时,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将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育相融合,并配套了在线课程的数字化资源。

教材栏目设计突出“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按照“岗位—项目—任务—技能点—要求—方法—评价”的分解顺序,紧跟企业技术“三新”技术发展前沿,实现了课程内容与企业技术进步的动态更新;教材专门设计了数字化资源学习栏目,以便于实现“情景再现”,构建“人人乐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空间,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材栏目设计以学习任务为基本单元,共划分七个栏目,具体组成见表1所示。

20241211111230285-42-d9fdd.png

20241211111230342-85-d160a.png

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结合高职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以学生为中心,《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活页式教材从国家战略、行业及地方基础建设的需要出发,将知识技能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以工程实体项目施工流程为主线,将“四个自信”、劳育美育、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内容中,并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同时,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热爱劳动的精神,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质量。

5.开展活页式教材应用实践,通过调研分析和反馈评价其应用价值

教材开发将反馈阶段提前,采用试用教材开发—试点使用—收集反馈信息—修改完善—“活页”教材正式出版的反馈机制,保证正式出版的教材质量。在试用阶段形成新老教材使用效果的数据对比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行,确定其应用推广价值。

以课程建设为统领,按照修订课程标准,实时更新反映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的教学内容;校企合作优化微课、课件、教案、习题库(含1+X证书考核题库)、思政案例等教学资源;吃透学生特点,采用“课前探索—课中导学—课后拓展”的教学流程,继续优化教法改革,通过综合性量化考评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以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实现课程内涵,满足企业需求。

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开发与实践成果转化

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要重视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科研促进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实训条件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教学团队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团队教师不但研究了活页式教材建设相关学术理论、社会对建设工程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还明确了教材建设的流程和课程内部的逻辑联系。同时,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研新成果及时引入课堂教学中,把知识讲活,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年轻教师,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其理论基础更加扎实,实践技能明显提高,为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2.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

注重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将研究成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以教学案例等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同时,将研究成果的精华部分、新方法、新技术编入教材,使教材内容得到及时更新和充实。

3.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把在科研中收集的素材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微课、题库等教学资源,使原本难以理解的计算规则变成形象化的教学内容,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4.促进深度校企合作

校企双元共同研究活页式教材编写,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深度沟通,通过多方走访调研,一方面获取了更多科研相关素材;另一方面与企业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拓展了校企实习实训基地,不仅为科研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证,还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校外实训创造了良好条件。

5.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活页式教材建设框架中包含了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元素,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科研成果实践应用环节中,还有配套的教法改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不但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还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技能,成绩提高显著。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培养,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师生比赛取得更好成果

持续深化“三教”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举办教学能力比赛的重要指导思想。活页式教材研究成果为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提供了关键的保证,在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用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等新型教材辅助教学。在编撰活页式教材时,为了适应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需要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案例和教学项目。此外,“岗课赛证”融通的活页式教材是学生获取技能比赛的基础,《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活页式教材设计中融入了职业岗位要求、技能比赛和职业技能标准,更好地完善了教材内容,有利于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笔者以活页式教材开发与实践为基础,基于“三教”改革进行教法改革,师生均在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结  语

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新型活页式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用为标准、以灵活为特色,适应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变化,为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提供工具和引导。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教师有目的地把职业素养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设计中,对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在教材建设中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将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育相融合,配套相关数字化资源,可为其他建设工程管理类活页式教材开发实践提供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铁钢,徐丽娇,张慧洁.“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活页式教材开发与实践[J].知识窗(教师版),2023(7):54-56.

[2]王晓芳,胡朵,徐鹏亮.“三教”改革背景下的校企“双元”合作活页式《公路工程造价》教材开发与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21(11):99-101.

[3]黄河,杨明鄂,旷庆祥.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及建设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2):99-103.

(徐丽娇、王铁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章飞:中化学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