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航职院“五方联动、三融战略”推动航空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24-12-10 21:13:10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近年,西航职院紧跟国家航空战略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办学特色、行业优势及地域特点,提出了以产教融合为主体,以军民融合和校地融合为两翼的“三融战略”。在“三融战略”引领下,学校整合“政军行企校”五方力量,共同组建了西安航空高端制造产教联合体、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陕西西安航空城职教联盟等“立交桥式”多维立体合作平台,形成了五方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
一、多元协同合作,共育航空工匠
围绕区域发展、职教改革、产业优势,凝练出“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工学四合合作理念。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战略合作,共建“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航空科技馆”,共同打造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项目开发、成果转化的合作平台。学校与企业结合:建立“前校后厂”,面向航空产业链和基地企业群,搭建航空企业、军工企业200多家合作关系,推进政校企互动合作。教学与生产结合: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中,融合行业、企业等资源,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管理、教学监控、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紧密结合,协同推进。学习与就业结合:侧重职业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实现培养人才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二、搭建合作平台,深化多元融合
突出“政府搭桥、军队协同、行业参与、企业融入、学校主导”,先后组建西安航空高端制造产教联合体、航空城职教联盟等合作平台,创建了五方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明确了“政军行企校”协同发展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职责要求、经费支持、人员保障等,该机制下形成了多方参与的产业合作联盟、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家培训学院、众创空间、大师工作室、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搭建起“立交桥式”多维立体合作渠道,形成了完整的航空类人才培养生态链。
三、创新育人模式,共享育人成效
依托五方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了“模块化、项目化”的“两化”动态资源整合模式和“人才共育、技术共研、人员共用、资源共享、文化共融、标准共订”的“六共”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贯通了“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途径。五方在合作框架内互为支撑、互为依托,实现互聘师资和技术人员、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标准和岗位标准、协同制定课程标准及开发教材、开放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及实践实训等,有效解决了航空类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受与教学、教材同步难等问题。共商开设专业10余个,互聘师资和技术人员210余名,共研人才培养标准和岗位标准186个,制定课程标准150余个,共同开发教材20余本,共建师资培训和实习基地131个,开展了订单班+工学交替、校中厂、引企入校+企业培训、军工企业现代学徒制等合作育人实践,破解航空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企业需求侧和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业人才新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技术革新与教学内容相脱节的难题。
在此机制作用下,五方密切合作,学校成为了航空工业集团、航空发动机集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技能类岗位院校定点招聘单位”,每年为航空行业培养近3000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取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181项,为航空工业培养了16.6万技术技能人才,涌现出全国五一巾帼奖彭小彦等大批优秀毕业生。为加蓬、加纳、菲律宾等国家提供飞机维修专业和实训室建设方案,为航空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