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创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潼关县教体局根据不同时期及目标要点,定期研判新情况、研究新措施、运用新抓手,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有力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是以“法”为阵地,法治教育强引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运用学校安全管理平台、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等平台阵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安全法治教育,帮助、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邀请法治副校长持续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通过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以防性侵、防欺凌、防电诈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重点的法治安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课外活动等多种渠道,大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全面营造广大师生学法、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环境。

二是以“防”为手段,安全防范兜底线。配齐配足安保器械,全面提升学校安保能力。联合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开展综合治理行动,确保校园周边范围内无网吧、游戏厅及网吧等娱乐场所。开展校园防性侵、防欺凌、防电诈等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提升未成年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深化重点未成年学生关爱帮扶,加强在册学生管理,防止学生出现“无人管、无人问、无人知”的状态,重点关爱帮扶有不良行为、学校难以管教、处于违法边缘等未成年学生群体;加强高危未成年学生临界预防,通过心理行为矫治、法治教育、帮教训诫等措施,组织学校班主任、骨干教师参与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帮扶工作,保持与监护人的经常性联系,开展全方位的教育、处置工作。

三是以“爱”为宗旨,家校协作聚合力。各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搭建教师、家长、学生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情况,提醒家长关注孩子情绪,做好孩子身心健康工作。组织各中小学师生家长收看公益讲座,不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普及,扎实推进“家庭防护”行动,通过夯实家庭监护责任优化家庭环境,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家庭防线,全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学生心理档案,中小学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心理筛查,分层分类建立学生心理台账,重点关注单亲、留守、残疾等特殊学生及家庭,有针对性地做好关爱和帮扶等工作,助力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