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同 撑起青少年心灵“守护伞“
——西安市政协主席会议重点提案督办侧记
作者:卜安冬
发布时间:2024-12-05 09:20:20 来源:西安日报
心理健康剧目展演、创作诗歌、开展心理健康“家长学校”……如何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和日常生活,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12月3日,西安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一行走进浐灞国际港中小学调研,并召开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围绕“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相关重点提案开展督办。
铺展“心路”
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陕西省先后出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陕西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从“五育”并举、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部署。目前,上述方案正在西安市中小学有序落实。
记者从西安市教育局获悉,近年来,市教育局推动全市中小学校统筹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大展演活动,通过手抄报、心理漫画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理解。市教育局还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心理健康筛查干预体系,不断完善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举措。
调研中,在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小学,记者看到学校以展演心理剧目、创作诗歌等方式引导学生们识别和宣泄情绪,培育学生们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格。目前,学校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并逐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反馈机制,在学校层面构建起学生心理健康保护屏障。
构筑“心防”
打通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绿色通道”
会上,多位与会人员提出要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机制。
“我们实施‘绿色通道’定点服务机制,整合全市心理健康领域优质服务资源,统筹医疗、非医疗技术手段,建立以精神心理问题个案为基础的‘医校社’协同干预服务机制,实现发现报告、转介干预无缝衔接,有效减少心理危机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市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汇报提案办理情况时表示。
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力建议,建立“12355青少年服务台”热线与司法、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明确联系规则与处理方式,从个案入手、以个案收尾,夯实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还需要多向发力。西安完善24小时心理健康应急热线,专设了未成年人心理援助热线接听模块,并增加网络求助渠道和咨询答疑服务。目前,已有177名志愿者加入热线工作,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筑牢“心基”
建立健全多方协同工作机制
针对重点提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
西安市妇联不断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志愿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推动建立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发展共创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服务平台。同时,还与家庭教育品牌机构共同开设《家庭教育100问》等课程,开展亲子活动、遴选6个社区示范营造家庭教育氛围,覆盖群众10余万人。
“建议多方位宣传社区教育功能,向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益智活动,寓德育教育、价值教育于活动之中,发挥社区活力,保障健康家庭关系。”灞桥区政协委员成雯表示,“建议构建序列化伴随式亲子课堂,由专门机构针对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给予家长科学有效的养育指导,保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