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化教育 不可忘记教育初心
作者:张小伟
发布时间:2024-12-05 08:49:16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融入教育领域,数字化教育应运而生。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让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数字化教育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精准对接,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此外,数字化平台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开放,各种慕课、云课堂、精品课程以及在线课程,使得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跨越地域和时空界限,惠及不同受教育层次的人群。在时代的洪流中,数字化教育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教育的面貌。它以其独特的优势——信息的即时性、资源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为全球学习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新大门。
然而,在这股变革的浪潮中,如何坚守教育的初心,确保技术的进步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享受数字化教育带来的便利与高效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其潜在的问题与挑战。技术的快速迭代往往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忽略了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教育的初心,是启迪智慧、培养人格、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或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因此,在数字化教育的浪潮中,坚守初心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数字化洪流中坚守教育的初心,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以下四个方面勤下功夫。
首先,应强化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数字化教育不应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应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教育者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心理健康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利用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有温度的学习体验。例如,通过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及时发现并干预学习中的负面情绪,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再如,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其次,坚持立德树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数字化教育中,我们更应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和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开发富含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在线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在线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世界,学会辨别信息真伪,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再次,缩小技术差距,消除数字鸿沟。数字化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数字鸿沟的存在却成为制约教育公平的一大障碍。为了缩小这一鸿沟,我们需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教育投入,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开发适合不同地域、不同水平学生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还应加强对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数字化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
最后,注重实践与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数字化教育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此外,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和创新创业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
总之,数字化教育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场变革中,坚守教育的初心是我们不变的信念与追求。只有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注重实践与创新,我们才能让数字化教育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数字化教育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张小伟: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