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日前西安市召开高考综合改革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现场推进会。

与会人员观摩了各区县、开发区、市教科院、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市级示范校在课程体系建设、课堂组织管理、教学方式创新、评价机制优化、学生发展指导等多个领域的实践成果,以及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体育艺术特色模块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和社团活动展示。

会议邀请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文兰教授作《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困境与路径探索》专题报告,深入解读新课程新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对项目式教学、跨学科教学等教学新样态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路径。

高陵区教育局、莲湖区教育局、西安市教科院、周至中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要求,要着力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强力构建家校社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快推动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创新,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全市普通高中学校要聚焦“为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这一根本定位,遵循“因材施教”规律,坚持“五育融合”,加快创新课堂物态和样态,贴近学生生活,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既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学生善思敢闯、善做敢干、善学敢为的气质、能力和素养,还要培养合格的未来市民,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乐于助人、乐于运动、乐于生活的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活品位。

会议强调,各区县、开发区要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明确要求,锚准定位,做强品牌,坚持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要着力抓好顶层设计、支持体系、课程基础、师资保障、评价激励等关键环节,支持学校开辟新赛道,激发学校发展新动能。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