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教师个人思想、家长配合情况、学校管理体系改革、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教师出现“躺平”现象。为了激发教师内生动力,让“躺平者”站起来,让“奋斗者”更努力,有效凝聚合力,助推教育发展,汉中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汉师附小”)从思想建设、行动感召、教师护航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

20241121110750893-84-733b2.png

学校领导班子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座谈等方式,听取一线教师意见建议,深入挖掘教师“躺平”的深层次原因,将学校管理理念作为切入口,树立“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的新理念,将原来的“驭人之术”转变为“成人之道”,逐步调整管理方式,以适应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激活每一位教师持久的内在发展自觉,逐步改变重“事”轻“人”的行政化思维方式,营造温暖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开放的姿态给教师留出自主发展的空间,适度“留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性路径”,为其个性发展与自主创造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让教师在实践与创造中提升师能,凝练智慧,实现成长。

推行党建引领行动,打造坚强堡垒

率先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把党建工作贯穿在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增加党性教育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比重。坚持以“五星创建·双强争优”为引领,在强化学校党总支、校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组织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党小组长、教研组长、火种小组观察员“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全校82名党员均衡分布在36个教研组内,其中20名党员担任教研组长,在负责组内业务研讨、教学研究的同时,也要负责党员、群众的学习组织、思想教育等。同时,学校依托党员教师“双培养”“火种计划”,大力推进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化,通过举办“领航读书会”,打造“一组一品牌”理论学习平台。目前,已通过学校公众号向社会推出领航读书会100期,开设线上学习专栏,持续推出视频、图片、案例等学习材料160余期。

推行教师感召行动,凝聚强大合力

汉师附小努力构建温暖、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党总支书记与校长步调一致,党政同心同德示范引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全面落实“党组织书记访教师”制度,深入开展“察师情、帮师困、助师能、解师难”活动,走进教师家庭,走进教师内心,用温情感召教师爱校、乐教。汉师附小在“双家访”的基础上,开展的“书记、校长访谈日”活动也给教师提供了倾诉、宣泄、寻求支持的平台和通道。学校管理者做好教师的倾听者,尊重并关注每一位教师,在真诚倾听中了解教师的需求,并积极提供解决措施。同时,学校将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和教室设置在一起,以便及时了解实情,当好教师的帮手。用实际行动落实“我们的教师我们捧”,并通过隆重的仪式活动记录每一位教师的点滴进步与成长,让他们在正向反馈的氛围中持续成长。

推行教师护航行动,筑牢坚强后盾

关注教师的现实起点与发展需求,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坚持重心下移,俯下身子走进教师的生活与工作,准确掌握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教师有效支撑与帮助。面对普遍存在的学生违规违纪教师却“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在深入组织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基础上,成立学生管理工作专班,广泛收集、整理各年龄段普遍存在的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与表现,深入研判,联合家委会、学生代表和公检法等部门依法制定了《汉师附小校纪校规及学生管理办法(试行)》《汉师附小校纪校规执行申诉制度》,保障教师依规依据履行职责,切实维护教师职业尊严,为教师打造一个安心、热心、舒心、静心的从教环境。

推行变革创新行动,成就职业幸福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改革精神和创造能力,充分赋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探究、创新创造的机会。坚持以活动育人,鼓励教师在活动与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及时为教师的创造成果搭建展示的平台和输出的窗口,让教师感知自身价值与职业幸福。依托艺术节展示活动、双师课堂、“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制作《燃情附小,热辣童年》影片、把钢琴从音乐教室搬到室外大厅等一系列举措,帮助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职业幸福感。

推行评价改革行动,过程结果并重

评价不仅仅是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学校坚持放大教师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让每位教师都能自信满满。探索基于“发现典型—培育激励—带动全体”的路径,巧妙运用多种培育和激励方式,坚持在细微之处见伟大,在平凡之中树典型,促进教师的师德成长和专业发展,并引领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身边的教师成长,成就了一批又一批“附小好老师”。一方面,对于取得成绩和荣誉的教师进行大力宣传,把表彰做到极致,让被表彰的教师在心中烙下自律的印记;另一方面,落细落实每一项活动的方案与评价标准,把对教师的评价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和过程中,让真正用心和拥有智慧的教师能被发现。

推行教师严管行动,锻造过硬队伍

坚持“高线引领”与“底线坚守”相结合,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监督体系,通过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创新推行“从小处着眼、人人过关”,深入排查问题线索、建立个人台账,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严肃治理师德突出问题,对违反师德师风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让制度不再是摆设,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震慑力,让规矩意识成为铁律。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同类事”教育“同类人”,让教师思想有警戒、言行有分寸、心中有敬畏。

20241121110750893-84-733b2.png

推行正向引领行动,激励担当作为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深入挖掘选树师德典型。通过设立“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信息化先进个人”“安全管理标兵”“先进教研组”等奖项,选树真正奉献教学一线、无私关爱学生,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的先进典型。同时,坚持“每周一师”,在公众号上每周推出一期“身边的榜样”,面向全体教师,重点是普通一线教师,从细微处着手,发现和弘扬他们的闪光点,让所有教师都能有机会感受努力工作的幸福体验。

推行思政建设行动,锤炼政治素养

学校秉承“协同”教育思想和“学无涯,行无疆”的办学理念,全力推进“大思政”建设,以陕西省教师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计划项目”的《基于汉中地域文化的学校大思政教育生态构建实践探究》课题为抓手,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种要素,努力构建基于汉中地域文化的学校大思政教育生态环境。在实践中通过盘活大资源、构建大阵地、打造大先生、建立大联合,突破传统思政课的时空与地域局限,构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锤炼出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学校和谐温暖、团结向上的校园文化基本形成,家校共育成效显著,家长满意度达98.2%。两个党支部分别被市直机关工委授予“双强示范”和“五星”党支部,学校党总支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陕西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荣誉20余项,被教育部确定为“科学教育实验校”。学校建成省“领航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坊”“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等11个,市学科基地2个;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40余项,教师参与率100%,获国省市级表彰率90%以上,逐步形成了人人争先进、事事见成效、时时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改革创新蔚然成风。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全体教师积极探索以创设情景、问题导向、试错探究、合作交流为框架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大单元整体推进、多元评价的方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及终身学习的能力。100余项教育教学成果获国省市级表彰奖励,50余名优秀教师受邀参与过市级及以上学术交流,开展结对帮扶和送培送教活动。

开拓进取成为主旋律。近两年来,李万强等10余名教师荣获省市级教学能手称号;孙喜仲、宫正军、陈乾、马治娟等教师先后被命名为省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彭思雨、惠莎在市直教育系统开展的师德朗诵比赛中取得第一名优异成绩;强茹等20余名优秀青年教师在全市第七届体育舞蹈大赛中拔得头筹;高阳春等10余名教师代表市直教育系统在全市第四届职工运动会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陈建明老师在全市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教师及后勤管理服务人员“擂台大比武·技能大提升”活动中,获心理健康类技能比武第二名。

激情活力持续迸发。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展示活动,各年级、各班主题各异、形式各异,教师、家长、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让美育在热烈而缤纷的校园活动中自然发生,师生共同成长。青年教师蒋兰在活动中脱颖而出,她与孩子们一起精心策划组织《追寻千年 跨越时空》音乐剧,将台上台下变身为大型片场和孩子们欢乐的海洋。在后期的分享交流中,她说:“我享受这个创造与成长的过程,我将用我的一生去追求理想的教育!”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