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第二中学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办校治学的主题主线,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为“德润安康”教育品牌谱写了“二中答卷”,获“安康市首批立德树人示范校”“安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思政课程播撒爱国火种

学校坚持“学科思政化、教学德育化”大德育观,将课程思政化建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抓手,在学生心里埋下爱国种子。把培养思政课教师、培育思政精品课程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把思政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紧扣社会焦点、民生热点,传播科学理论,弘扬家国情怀。以“学科知识+德育元素”为导向,将育人目标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课外教育各种资源、社会教育各大领域深度融合,帮助教师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爱国意识。上好主题班(团队)会课程,通过国旗下演讲、善喻大讲堂等校园教育阵地,宣讲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大国工匠等事迹,增强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建设成效凸显:2023年学校6名教师、5名学生的作品入编《陕西省学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丛书》;思政课成为安康市品牌学科,学校被确定为“安康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地校”;《教师报》以“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为主题,专题刊发了学校4名思政教师的文章;思政课教师队伍已成长为学校骨干团队,多名思政课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陕西省教学能手。

20241119110036796-30-aa8b6.png

教育实践厚植爱国情怀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身体虚弱、学习基础较弱的实际情况,学校提出“做坚强中学生 当强国接班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榜样、悟道理,着力培养毅力顽强、身体健康、品格健全、勤学上进的“坚强中学生”。坚持开展各类爱国主义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师生们赴平利县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重温殷殷嘱托,树立“青春强国”之志;定期到安康牛蹄岭战斗遗址、革命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奔赴田间地头、现代工厂、大学校园、革命圣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体验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爱国情、报国志。常态化地开展红歌传唱、经典诵读等活动。2023年,学校在全市大中小学“永远跟党走、唱响新时代”主题展演活动中获得最佳表演奖,在安康市经典诗文朗诵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安康市中小学“同讲普通话,筑梦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追车少年”石梦林同学获评2020年度正能量人物,获《人民日报》、央视网等官方媒体报道。陈贝贝同学荣获2022年度安康市“新时代好少年”。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被评为省市“三好学生”和德育先进个人、市级德润安康优秀个人。

育人环境沁润爱国心灵

投资近1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建成4栋大楼和50多个功能部室。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生活设施便利,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乐园、家园和花园,让师生切身体会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以“仁义礼智信”和“诚孝俭勤和”为主题,统筹推进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的文化建设,建成孔子广场、书香大道、书香亭等文化核心区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和“阳光体育运动”,抓好“两操一会”,加强“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定期举办全校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体育艺术赛事,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深刻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施“陪伴教育”,动员每一位教师关心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生活、关爱学生成长。用好社会资源,通过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小课堂,体验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爱社会、爱祖国。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