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教育实践中,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以时代精神为引领,深化爱国主义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时代在不断发展,爱国主义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在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不仅包含了历史的厚重,还蕴含了对故土的深情厚谊,更是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深切期盼和不懈追求。它既包括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维护,也涵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还体现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我们以时代精神为引领,积极引导学生领会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

二、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三段五环五关”(即课堂三段、每日三段、每月三段、学期三段、学段三段;课堂导入、课堂新授、课堂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知识关、记忆关、训练关、方法关、思维关),重点抓好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和创新,科学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内容体系,建立了校级领导“学习思政理论、指导思政课建设、包抓思政课教研”的责任机制,学校班子带头走进课堂,不定期推门听思政课,每学期为学生讲思政课,持续教育引导学生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深入挖掘各学科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流程,让学生在启发、讨论、交流中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学校先后开发了“可爱的宁强”等20多种校本课程,开设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羊皮鼓舞、羌绣等选修课程,研究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智慧、创造精神等,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以活动载体为平台,激发爱国主义活力

学校围绕“生命、生活、生存”三大核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入学礼、入团礼、成人礼、毕业礼四大仪式,强化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和感恩之心,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理想信念、责任奉献等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演讲比赛、辩论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让学生在自我参与和展示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结合建党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党团活动、专家报告会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充分利用道德讲堂、专题讲座等为学生讲好党的故事、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和新时代的故事。

四、以文化传承为纽带,强化爱国主义根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校建设了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墙、雕塑等,筹建了校史馆,展示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事迹,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倡导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经典诵读、书画名家进校园、设立国学讲堂等方式,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还以比赛、展览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如创作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与认同。

五、以实践体验为途径,拓展爱国主义渠道

志愿服务、研学旅行是学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学校通过开展“红色之旅”,组织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博物馆等场所,在实地参观、聆听讲解、互动体验中了解国家的历史与现状,感受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学校与宁强县敬老院等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六、以评价机制为导向,提升爱国主义效果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学校建立了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把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对教师、学生、班级的考评。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爱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情况,又重视学生在爱国主义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对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