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市子长市教体局立足教育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优势,让学生充分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打造特色“红色大课堂”,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一是以党建引领“红色大课堂”。以“党旗飘 校园红”活动为载体,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通过现场教学、红色教育、10分钟微党课等形式,扎实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校园”活动。联合子长市党校在全市中小学举行党史宣讲活动。开展“建强红色堡垒、激活红色细胞、践行红色育人”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另外,在子长融媒、子长教育等公众号平台开设专栏,编发优秀教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育人先锋”的先进事迹,让教师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先行者和主导者。

二是以课程思政建设“红色大课堂”。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西迁精神,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宣讲红色故事,分享英雄事迹,引导广大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深化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三个课堂”全贯通,提高思政课教师教研水平,增强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组织中共党史专家把子长红色教育基地编成校本课程,把“子长红色故事”引入课堂,用红色文化为青少年儿童成长打好底色,不断扩大红色“能量场”、壮大主流“声量场”。

20241119105205546-49-4a1f0.png

三是将校本课程融入“红色大课堂”。由党员教师牵头组建名师工作室,开展“延安精神促进小学德育工作路径”的课题研究,创办了校报及校刊,传播党的思想,搭建师生学习交流平台;开设《红都瓦窑堡》《子长英烈革命故事》等红色校本课程,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丰富育人内涵,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将红色基因注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引导学生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四是以班团队会抓实“红色大课堂”。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各学校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开展了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演红色剧本等活动。老师将歌曲、故事和剧本改编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再将之融入表演者的思考与演绎当中,通过故事情境的代入,让学生走近革命先辈,了解“红色往事”;通过聆听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与革命先辈跨时空“对话”,让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目前,全市各学校已开展各种形式的红色主题活动30多期,编辑整理适合各个阶段学生身心的红色故事和剧本80多篇,只要扫一扫图片上的二维码,就能收听学生讲的故事和唱的红歌等。

五是以校外资源丰富“红色大课堂”。全市将红色研学实践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各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追寻红色足迹,用红色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充分利用建党节、国庆节举行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的红色歌舞表演和课本剧;利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组织师生走进谢子长烈士陵园开展“学党史、祭英烈、传遗志、跟党走”主题纪念活动;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前往瓦窑堡会议旧址等红色纪念地开展“寻找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等主题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家国情怀。积极开展红色文化、黄河黄土文化、生态体验等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磨砺坚强意志,拓宽胸怀视野,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教体局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