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地震相关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筑牢生命安全防线,11月5日,宝鸡高新二小四年级七班学生走进宝鸡市防震减灾教育科普基地,开展了以“寻访地震科普馆 感受地球‘脉动’”为主题的防震减灾科普研学活动。

20241111231624670-37-1aa88.jpg

同学们充满好奇地走进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工作人员向学生们介绍地震仪、地球的结构模型等设备,使同学们了解了科学家们是如何使用这些设备来监测地球“脉动”并预测地震的。

工作人员利用现代化声、光、电、影像等设备,以寓教于乐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向学生们讲解了什么是地震、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如何科学避震等基本知识。学习了我国以及宝鸡市的地形地势、断裂带的分布、地震形成的原因、建筑的抗震能力以及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危害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了避震自救常识。

工作人员带领大家使用各种仪器体验地震。通过模拟地震纵波、横波的震动,感受地震的破坏力,以及不同震级地震的晃动,学习正确的应急避险措施。

基地内还设有地震知识抢答以及虚拟翻书区,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全面、深入的防灾减灾知识学习平台。通过别具一格的形式,使大家在游戏中讲解了自然灾害的成因、预警信号以及应对措施,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关注安全的兴趣。

踏入地震模拟小屋,同学们紧紧攥住身旁的栏杆,心里不由地开始紧张起来。通过真实模拟室内震前、震中及震后的整个过程,学生们真实感受着4-8级地震效果,正确地进行“趴下、掩护、握紧”操作。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了更多有关地震的知识,提高了防震减灾意识,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珍爱生命,守护我们美好家园的重要意义。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成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传播者和宣讲者,为更多人带去安全意识和自救常识,真正落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