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业水平的重要方式。那么,教师应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才能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呢?笔者经过广泛学习和实践探索,将自己的思考分享给大家,以期与同仁在交流中共同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置水平。

一、使用信息技术,增加作业多样化和趣味性

当前,一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是拔节式提升的,如果在作业设置中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还能够让学生明白手机和电脑除了玩游戏外,还可以为“学习所用”。

读写是小学语文作业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完当天的生字后,回家选1—3个生字用抖音或快手APP拍一段笔顺和字义讲解的小视频,并发在班级群。针对这项作业,笔者与同事在高中低三个学段做过不同尝试,学生非常喜欢这项作业,完成的积极性特别高。有的学生为了讲好字义专门查了字典,详细对一个字进行了讲解;有的学生拿出《汉字的故事》,在家里的小黑板上画出字形的演变过程,以小老师的口吻做好视频讲解;还有的学生在讲完生字、组词后拓展了与该生字相关的成语,并将成语的含义也做了讲解。一个简单的作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还能够增加亲子互动机会,有家长把自己孩子的生字讲解视频做成了合集,在抖音上收获了大量点赞和好评,让更多网友一同见证孩子的成长。除了类似的视频作业,我们还鼓励学生用喜马拉雅APP、荔枝APP等录制音频,内容可以是课后背诵作业,也可以是课外阅读篇章,并让学生将音视频发在班级群,小组长负责统计各组作业发布情况,教师每周发布表扬榜,以此激励学生。

二、让学生参与作业设置,强化自我管理能力

无论是新课改还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都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传统的作业往往是教师布置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所以笔者在实践中将一些开放性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分类呈现,以此打破“教师给什么,学生做什么”的藩篱。

例如,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很注重学生古诗词的积累,从一年级开始,课文、语文园地都有古诗词和传统名言名句的背诵要求,学生背诵这些内容很容易,但活学活用是个问题。笔者是这样尝试的,临近期中和期末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出一份语文书上学过的古诗词和名言名句的小试卷,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商量在一周内完成,题型要灵活,内容以背诵为主,书写部分不能超出教学范围,目的在于让学生好好复习学过的相关知识。学生对这项作业特别上心,课间会聚在一起探讨怎样出题,他们还借鉴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出题方式,如当你站在一条瀑布脚下,你会想起那句诗?你学习进步了,如果用一句谚语夸你,该选哪一句?你想告诉弟弟妹妹不能浪费粮食,可以用哪首诗给他们讲道理?每次的探讨和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还能够拓展之前背诵的古诗词知识,更能够提高团队交流协作能力。

三、灵活多元的分层作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分层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师因材施教的体现。笔者在处理课后练习和日常作业中,非常注意三个层次的设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如课后字词的熟练掌握和背诵。第二层次为简单的综合题,以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如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或分析、总结类似文章的结构,这类题目以拓展阅读和相关阅读理解题目为主。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这类题目要求比较高,以专题性学习为主。二、三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让每个学生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同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因人而异,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充分发挥了分层作业“因材施教”的作用,让学生对作业不再畏惧,对学习更有信心。

总之,作业就是一扇窗,这扇窗设计好了,就会给学生带来阳光雨露和新鲜空气。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一线教师更要精心设计好这扇窗,让学生通过多样的作业形式,巩固知识,拓展能力,自信成长。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高新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