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红色资源,蓝田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培养出许多“小小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成了乡村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教会孩子们古老技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他们的童年更加多彩……

近年来,蓝田县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立足乡村学校少年宫阵地,搭建青少年课外学习、娱乐和实践平台,通过红色故事宣讲、传统文化传承、现代技能启蒙、劳动教育实践等多样课外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了孩子们的“课外乐园”。

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爱国情怀

“大家好!我是葛牌镇九年制学校的小小讲解员,欢迎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来到红军魂广场参观游览……”近日,小小讲解员樊紫萱又自信地“上岗”了。

“这组雕像名叫‘革命七仙女’,雕像刻画的人物是参与红二十五军长征的7位女战士。在长征途中,她们精心照料红军伤员,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七仙女’……”樊紫萱的讲解赢得了游客的赞许。

在葛牌镇,像樊紫萱这样的小小讲解员共有7人,他们是乡村学校少年宫“讲解与主持社团”成员,常态化在红军魂广场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游客进行讲解。

“少年宫的老师们详细教了我们讲解技巧。为了讲好这些红色故事,我们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革命历史,通过学习红二十五军的英雄故事,我懂得了长征的伟大意义,更明白了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樊紫萱说。

位于葛牌镇初级中学的这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覆盖了周边多所学校,依托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开展红色主题班会、举办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创新开设“小小讲解员”特色项目,讲述葛牌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弘扬红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蓝田县“秦人之星”道德典型宣讲团定期到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宣讲,传播正能量,厚植文明沃土,引导青少年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孩子们在少年宫学习泥塑制作

孩子们在少年宫交流泥塑创作

感受非遗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前两天,在孩子们的期盼中,玉山镇中心学校剪纸社团新课开讲了。这节课要给孩子们教较为复杂的五角折剪技巧。

“剪纸社团是我的最爱,我可以凭借想象自由创作,同学们还经常在一起分享剪纸经验和创意,我还在社团交了许多好朋友。”五年级学生周馨怡说。

蓝田县拥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学校少年宫充分利用这些宝贵文化资源,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普化镇韩河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聘请了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担任少年宫校外辅导员,在泥塑社团,“陕西好人”、非遗传承人姜国兴就有20多个“小徒弟”。

孩子们在少年宫进行劳动实践

丰富劳技实践 让孩子们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是蓝田县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另一大亮点。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充分利用学校空地,开辟蔬菜种植园,让孩子们从播种到收获,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基本农业知识,也懂得了珍惜粮食、感恩自然的道理。

各校少年宫还开设了美食制作课,孩子们将自己种植的蔬菜烹饪成一道道美味佳肴。在厨房里,他们学习切菜、炒菜,尝试制作手工面、饺子等。

少年宫老师带领孩子们绘制石头画

玉山镇中心学校少年宫利用乡野间随处可见的石头,开办石头画社团,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巧妙融合。

蓝田县乡村学校少年宫还引入现代科技教育元素,通过开设编程、机器人制作等科技课程,组织科技文化节、创意作品展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索欲和创造力。

孩子们在乡村学校少年宫这片“课外乐园”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他们的梦想也从这里起航。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