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实践不仅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能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近日,西安航天基地各学校纷纷围绕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文化、工业科技等主题开展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行走课堂”中,实现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健康等素质全面提升。

开时光之门 探历史之美

丹桂飘香,细雨绵绵。为了让同学们亲身感受乡土历史的魅力,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近日,航天城第二中学初中历史组带领七、八年级学生代表走进长安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

20241104095058170-1-89a31.png

学子们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穿越时空,与文物对话,领略文博魅力;用心书写,与历史交谈,感悟长安文明。回校后,同学们纷纷以笔抒情,记录下此行的心得与感悟。

20241104095058315-32-d7e26.jpg_scale.jpg

学校致力于让实践活动成为提升文化育人质量的有效载体,同学们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交流,直观地了解了陕西的历史文化,深刻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激励学生们守护历史瑰宝、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让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触摸明清古建 品味千年民俗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中,航天城第三初级中学的同学们正在跟随老艺人学唱老腔曲目,独有的砸板凳教学环节让学生们沉浸其中,尽情享受着成为小小非遗传承人的快乐时光。

20241104095128397-64-8e15b.jpg_scale.jpg

20241104095128402-54-3b886.jpg_scale.jpg

20241104095128281-90-2bf26.jpg_scale.jpg

本次研学活动以“触摸明清古建,品味千年民俗”为主题,同学们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进行实地探访,了解明清古建筑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建筑风格,通过汉画像石拓片、非遗剪纸、中国结等传统手工艺体验项目,制作属于自己的特色手工作品。

在民俗文化环节,同学们上手推动石碾子,感受了农耕劳作的艰辛与乐趣。升斗传奇、biángbiáng面+文字探索、匠木时光等民俗文化实践项目,让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灯影璀璨映英雄 千古风华颂英模

一束温暖的灯光下,剪影跳跃,故事在幕布上悄然绽放。10月24日,航天城第七小学的孩子们来到华州皮影博览园,探寻那光影交错间的古老艺术——皮影戏。

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不同区域皮影的特点,体会皮影文化的多元性,还拿上自制的皮影开展即兴创编表演,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皮影文化的独特韵味。

20241104095159939-30-c8b76.jpg_scale.jpg

20241104095159737-21-28df3.jpg_scale.jpg

20241104095200789-5-f6297.jpg_scale.jpg

随后,通过观看《西安千古情》中的经典剧目,学生们深入了解张骞那敢于冒险、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他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坚韧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

科技筑梦 智启未来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怀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实验小学五年级32名优秀少先队员踏入陕西科技馆,开启了一场神奇的科技之旅。

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参观科技发展史展区,通过视频短片和展板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和中国从古至今的重大科技成就。发电机的原理是什么?洗衣机是怎样将衣服甩干的?在集力学、光学、数学于一体的综合展厅以及电磁展区,同学们认真学习、动手操作,探索科技的奥秘。

20241104095303251-68-c8846.jpg_scale.jpg

20241104095302948-87-f4d81.jpg_scale.jpg

20241104095302184-29-74bec.jpg_scale.jpg

在多媒体展区,同学们见到了时空穿梭机展示的4D动画技术,通过小游戏测试反应能力和脑电波,动作捕捉、语音识别等多媒体技术的新型应用令大家直呼精彩。在学习了水能、太阳能、现代煤化工等诸多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后,孩子们动手自制盐水小车,加深了对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思考,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拜祭千古史圣 拥抱黄河母亲

10月24日,富力城黄河小学五年级学生走进潼关古城,开启了知识满满的研学活动。同学们在黄河码头听研学导师讲解五岳四渎的知识,在河岸边观看老腔表演,通过黄河边的摇滚乐“黄河老腔”品味黄河对当地文化艺术的影响。

20241104095337478-15-ff64f.jpg

20241104095339155-95-77085.JPG_scale.jpg

老师通过古代关隘引入中国十大名关相关知识,从潼关依托黄河天险的设计理念,让孩子们重点了解黄河对潼关关隘设计的重要性。在潼关博物馆,学习了潼关的黄河文明、关隘文化和水运民俗,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精彩的韩城“挎鼓子”表演气势恢宏,鼓阵排开,令旗挥舞,百鼓齐鸣,让孩子们在行鼓表演中感受如万马奔腾宏伟气势。梁山脚下,同学们换好衣衫化身古代学子,面向司马迁巨型雕像行祭拜之礼,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在向史圣致敬,更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20241104095339884-82-c52bc.JPG_scale.jpg

西安航天基地各学校坚持“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理念,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线路,引领广大青少年学子踏上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知识探索旅程。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