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拜读曹公奇老师的专著《本真语文》(长春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曹老师在首篇文章《为了心中的那片蓝天》中介绍了自己专业成长的足迹,他追寻“蓝天”的历程让我感触颇深。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我觉得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目标和方向尤为重要。

初登讲台之时目标就是研读教材、站稳课堂。许多青年教师备课常常依赖教参或者网络成品设计,认为自己没经验学习他人是好方法,但是孰不知书经提炼就如水经蒸馏,营养成分缺失不说思维上早已成了他人的傀儡了。备课就应该如曹公一般:“我一字一句地咀嚼着课文,一本又一本地翻阅着资料,一遍又一遍地准备着我的教案,甚至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很详细。”“准备得扎实认真,上起课来自然就显得内容丰富而又轻松自如,慢慢地我的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P 1)有了这样深扎细长的根,教学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

站稳之后的目标就应该是把知识经验、融会贯通。本科毕业的新教师储存的各种专业知识可谓丰富,但如何输出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却是从零开始。所以在教学中钻研、总结怎样把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才是能让自己受益终生的经验。正如曹公所言:“大学给了我广阔的知识视野,而教学却使我的语文基本功更深厚、更扎实。几年的钻研和上课,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也不亚于四年大学的学习收获。”(P2)

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之后目标就要定位为摸索探求、反思提高。教学重艺,艺术的真谛就在于不断追求超越和发展。教学艺术更是要不断的自我反思,摸索整理自己教学经验中的闪光点,提升自己的艺术品味。正如曹公所做:“于是我在摸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捷径”,探求语文教学的愉悦感。我尝试运用“段落教学”的理论来教学;我教给学生“速读”的方法和技巧;我改革作文批改的方式……”(P3)这样的教学就不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定会如源头活水般常清常新。

最后语文教师追求的最终目标就应该是教有特色、紧扣本真。正如曹老师所说:“对于语文教学,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不再追求固定的教学模式。我觉得,语文教学似乎可以更灵活一些,形式可以更多样一些,力争一篇课文一种教法,力争使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学会写作的方法,养成自如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P3)语文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能用属于自己的特色来阐述这个本质那将是所有语文教师走向教育名家的有效捷径。

总之作为青年教师就要心怀“蓝天”,行无彷徨不断追求自身专业进步,就要像曹老师说的那样“必须信心百倍,去坚持地努力,去不懈地奋斗,去永远地追求!”(P6)这样才可以享受到更蔚蓝、更明净、更鲜亮的语文教学的蓝天,让自己的青春更加辉煌灿烂!

作者单位:宝鸡市新建路中学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