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 从容应对——如何读懂一篇现代文阅读
作者:毛洁
发布时间:2024-10-25 13:53:48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一提到现代文阅读,大多数同学会有这样的疑惑:自己平日里也很爱看书,周末假期甚至手不释卷,但为什么做阅读题的时候却捉襟见肘,感觉什么都抓不准、摸不到。其实这是因为大家的阅读的方向性和技巧性还不够完善。平时阅读以休闲娱乐、了解知识为目的,自然可以随心所欲,不必刻意追求方法,但考场阅读则不然,考场阅读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不但要迅速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文章人物形象,还要品味特色化的语言,提炼文章主旨,因此如果不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往往高耗低效,很难达到理解、运用、反思文本的能力。
功在平时 厚积薄发
要想在考场上快速切准文章的命脉,必须要靠平日的广泛阅读来奠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文学可以陶冶情操;科学可以强化逻辑;时评可以深刻思想,不同领域的书籍都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这些平日的积淀可以为考场阅读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使我们的考场阅读更加有效率。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任何场合下的阅读,想要全面深入的理解文章,只读一两遍是不够的,所以考场之上还要合理分配答卷时间,给文本多读留下充沛的空间。只有将功夫下在平时才能在考场上通过合理的时间分配,扎实的知识储备,巧妙的应对策略,厚积薄发,取得优异的成绩。
提纲挈领 识体而读
具体到考场开始做阅读时,我们就可以因为有备而来,所以层层深入。第一遍的速读中,要先熟悉文本,把握文体并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题目是阅读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抓手,但有时却比较容易被忽略。阅读的题目有时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朱自清的《春》,文章描写了春天的种种事物,从而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如2020年重庆A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赔偿》,这个标题就是整篇小说的中心内容;河南省的阅读题目《我的太爷老师》就是文章的中心人物;有时是文章的行文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整篇文章分别介绍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生活的不同,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就成了文章的线索;有时与文章内容相呼应,折射文章情感,如《纪念白求恩》,通篇文章扣住题目中的“纪念”,表达了对白求恩医生的怀念与钦佩。另外说明文与议论文的题目中往往隐藏着文章的说明对象或者是中心论点,如《中国石拱桥》,全文就是在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荣誉和新发展,如2020年广东省的阅读题目《北斗,国之重器》就是全文的说明对象;因此,考场阅读的首要任务就是分析并理解题目,找出题目与文章内容的关联。其次在阅读过程中要依据题目所给的信息,迅速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记叙文就要抓住记叙六要素,明确文章情节,例如2020年湖南长沙中考第20题,要求学生概括情节,填写表格;散文要梳理文章情感,找出文章线索,如2020年河南省中考第9题考查情感线索的提炼;说明文要找出说明对象并明确说明对象的特点,如2020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第11小题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归纳太极拳拳法的特点。又如2020年江西省中考第17小题则用填空的形式考查说明对象特征;议论文则要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筛选出论据。
精细阅读 深思熟虑
在初步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快速又高效开展二次甚至是三次阅读。这时对文本要有较为深入的挖掘,可以从结构、语言、逻辑关系等方面来综合把握。
(一)分析结构,理清重点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它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考场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详写、略写等。记叙文要重点注意情节之间的过渡,人物或者事件的详写略写,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文章选取了叶圣陶先生生平的一些事件,重点表现叶先生高尚的品质,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散文则要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是否照应,特殊段落或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如《秋天的怀念》,文中“要好好活”这句话在文章首尾多次出现,对表达作者情感,表现文章主旨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议论文与说明文则需要着重把握议论或说明的层次,明确作者是如何一步步的展开论点或者说明事物的。
(二)赏析语言,明确主旨
特色鲜明的语言是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文阅读的重难点。阅读中要特别关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通过人物描写感受人物事物的外貌言行、神态心理、性格特点等,从而把握其思想、品质、精神,进而领悟文章主旨。同时还要注意环境描写,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环境描写能够烘托氛围或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文章情节,帮助我们更准确的分析人物形象。如2020年河南省中考第8小题,2020年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第16小题,2020年重庆A卷第14小题都考查环境描写对于人物的烘托作用。2020年广东中考第17小题考查人物描写对于人物情感和性格特征的表现。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象征等每一种修辞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容,抓住特征,品味情感,如2020年中考北京卷中第19小题,河北卷第17小题,安徽卷第6小题和陕西卷第13小题都对修辞进行了考查。
其次要关注文章中作者或是文中人物的情感,看看前后是否一致,梳理人物情感的变化,找出变化的原因,看看作者写这样的变化究竟想要表现什么,如2020年江西中考第13小题考查“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接着要咀嚼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的领会文章主旨。有的句子在文章特殊位置,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有的句子全面深刻,在内容上起重要作用;有的句子情感或含蓄或直白,在抒情上起重要作用。有的句子一唱三叹,反复出现,在主题上起重要作用。
最后还要注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各自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当作者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或者综合使用其中几种时,要关注这样的语言对文章的内容、情感、思想有没有什么影响,如2020年天津中考第17小题从语言赏析的角度考查描写的好处。2020年广东中考第16小题从插叙的作用中,考查记叙的表达方式 。
在阅读说明文与议论文时,语言虽然不是第一关注点,但是这两类文体自身语言所具有的严谨性与生动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应结合文章中哪些具体词语分析,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方面,如2020年天津中考第8小题B选项和2020年广东中考第13小题D选项就考查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三)关注逻辑,分类归纳
优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都是依托于内在严密的逻辑,因此,文中的逻辑关系也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逻辑关系在说明文与议论文的阅读中更引人注目。包括说明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议论文所采取的的论证思路,如2020年江西中考第19题考查文章介绍山地形成时的说明顺序并要求分析;说明文及议论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如2020年江西省中考第20题考查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黑龙江哈尔滨2020年中考第13小题要求学生指出所选句子的说明方法,天津2020年中考第7小题用选择的题型,考查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黑龙江哈尔滨2020年中考第23小题考查划线句的论证方法,2020年河北省中考第13小题考查引用论证,同年安徽中考第10小题考查判定段落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平日多阅读多练习,这样才能在考场之上迅速审清题意,认清考点,组织答案,流畅作答。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偶尔也会出现逻辑归纳的问题,比如根据文章的情节来推断文章的结局,或者是在文中故意埋下伏笔,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内容拨开迷雾,最终挖掘文章的主旨,如《驿路梨花》,文章围绕着“小屋的主人是谁”这个问题,不断深入,波澜迭起,伏笔层出,最终揭示出雷锋精神代代传的时代主题。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能力,更是考场取胜的重要环节。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是时代教育对学子的要求。综合性、广泛性、实践性的阅读积累和阅读素养是未来的人才培养要求。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只要我们在考场阅读中起于精深,落于思考,循法而读,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考场阅读的海洋中从容遨游,在阅读知识的天空中增长技能和策略,提升素养和能力,收获自己辉煌的未来。
作者单位:宝鸡市新建路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