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作者:张雪纯 李永春
发布时间:2024-10-24 10:59:21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
[摘 要]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碰撞与激荡,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高校传统音乐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这就要求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不断创新以适应多元文化环境。本文分析当前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传统音乐教育面临的困境,并进行创新探索,从传统音乐教育理念的革新、传统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等维度,将多元文化教育和传统音乐教育融合,以期推动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快速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 传统音乐 困境 创新 挖掘
课题: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度一般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当前我国声乐教学中艺术指导的现状与思考》(编号:22JK005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诞生和发展,促使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向开放性、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模式转型。多元文化视域下,如何做好传统音乐教育,适应音乐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要求,一直是困扰高校的主要问题。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应分析传统音乐教育困境,积极优化教学内容,探索传统音乐教育创新模式,让学生以更加开放的视角去感知和理解传统音乐,以推动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发展。
多元文化及多元文化教育
1.多元文化
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快速变迁,不同国家、地区及种族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在交往过程中,大家会受不同风俗文化、社会传统及地域差异的影响。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交织、冲突日渐增多,多元文化问题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信息化时代,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已不可避免。
2.深刻理解多元文化教育
当前,不同类型文化的碰撞与激荡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可从两个角度分析多元文化,首先是文化认同问题,不同地区有各自独有的传统,人们可在特定区域内去传承和弘扬自身独特的文化、历史渊源、风土人情等;其次是多元化的矛盾,各地域有其独特的文化,大家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能存在歧视心态。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之间有着很大不同,人们应该以平等、包容的态度去面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教师应以更加开放的眼光进行教育,帮助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去面对各种矛盾,深化人们之间的理解,这对于社会稳定与人际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校传统音乐教育
我国人口众多,民族差异明显,很难将一种民族文化当作具有普遍意义的统一标准。音乐是展现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文化具有不同层次与类别,了解某种音乐的过程其实也是了解一种特定文化的过程。
1.推动传统音乐教育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多以欧美教育模式为本,部分教师会给学生推荐西方流行歌曲,并称之为“符合国际潮流的音乐”。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也喜欢听西方流行歌曲,而忽略了本土化的民族音乐。多元文化关注的是价值性和文化性,在本土传统音乐教育中,学习者需回归到本我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最终达到认识、理解世界的目的。所以,教育者首先要对本土传统音乐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才能引导学习者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感受音乐文化的传统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
2.普及音乐通识教育
在大众感受到多元文化教育的关键性以后,音乐教育侧重于以多元文化为核心。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增加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内容。传统的音乐教育不太注重细节,而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是教育模式本土化和开放性的有机结合,开展音乐通识教育是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可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多元文化环境下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困境
1.教师多元文化底蕴不足
首先,高校音乐教师多受欧美音乐的很大影响。主要原因是现有音乐教育模式通常是以欧美体制为前提发展而来,所以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多以欧美音乐为主体,讲授欧美音乐知识。例如,教学大纲中的声乐、和声等必修课程,多以欧美音乐教学模式讲授乐理知识。其次,多元文化视域下,教师对传统音乐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受欧美音乐教育模式影响较大,对多元文化视域下的传统音乐认识不足、研究不够深入;二是缺乏对传统音乐多样性的重视;三是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部分教师没有扎实的传统音乐文化积淀。
2.学生对传统音乐兴趣度不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利用网络学习到国内外的流行音乐,却对国内传统音乐的兴趣不高。目前,西方流行音乐几乎占据了网络音乐的半壁江山,致使国内传统音乐受到严重冲击与挑战。另外,学生在传统音乐学习中也缺乏具体的目标。虽然教育部门已将传统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纳入各校音乐教学中,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音乐,促使学生理解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之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但学生的学习没有具体目标,实际效果不理想。
3.传统音乐教材资源开发程度较低
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很多关于传统音乐教育的文件,对传统音乐教育的地位、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在教材方面仍有一些问题和矛盾需要解决。首先,传统音乐教育的教材内容编制相对落后。有的高校教师反应本土音乐教材上的知识与当前社会发展不匹配,内容缺乏创新性,且教材内容已很久都没有更新和优化,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内容都比较牵强,从而让学生认为本土音乐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存在,不易学习和理解。其次,传统音乐教材资源的开发水平较低。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传统音乐教育多被忽视,高校音乐教师不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抑制了传统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
4.传统音乐教育不受重视
多元文化视域下,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国外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传统音乐文化的地位也受到了影响。首先,高校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以欧美音乐为主,传统音乐处于辅助地位,导致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缺少必要的价值导向和外部环境,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也缺乏兴趣与积极性。其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比较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专业技能,未重视传统音乐,认为音乐学科仅仅是副科,只有在比较正式的文艺表演活动中才能见到传统音乐的“身影”。
多元文化视域下我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创新
多元文化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在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中积极加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是开展音乐教育的关键场所,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应积极探索传统音乐教育的实践路径,创新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使我国传统音乐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活力。
1.立根基:传统音乐教育理念之革新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要不断践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推动下,才可能在多元文化视域下进行有效的音乐教育。首先,需要树立学生是传统音乐教育主体的意识。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主体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在传统理念中,大家都觉得教师才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应处于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地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亦如此。除此之外,高校应与时俱进,认识到受多元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学生的主观意识已有了很大转变,就音乐学习本身而言,学生选择学习哪种类型的音乐、以何种方式去学习音乐等都有其自主权。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传统音乐教育需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需大力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当前,在不同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对此,积极学习各国优秀音乐文化非常重要,可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不断优化与创新传统文化。例如,可将国外成功的音乐教育教学经验和传统音乐教育深度融合,不断创新高校音乐教育理念。多元文化视域下,基于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革新传统音乐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策略。同时,教师自身也要积极转变教育意识,努力实现转变教育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高校也要加大各项投入力度,提升师资力量,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构框架:传统音乐教育体系之建立
(1)制订传统音乐教育制度
为了建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确保音乐教学质量快速提升,高校应积极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制度的制订。多元文化视域下,在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过程中,可将国外优秀的音乐文化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国外优秀的音乐文化理念,并将其运用到传统音乐学习中。例如,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制度下,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新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将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创新,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传统音乐文化。
(2)锚定传统音乐教育目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因此,创新教学目标对于传统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首先应该创新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感受传统音乐的美与价值,充分体验传统音乐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为其成为音乐家、艺术家夯实基础。其次,要创新传统文化的情感目标。音乐就其本质而言是有关情感的艺术类型,是人们宣泄内心情感的有效方式。在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中,教师需在明确情感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真实地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例如,可通过民族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对人生有积极的态度。最后,需创新传统音乐的人文目标。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感知传统音乐的文化与内涵,加强他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
(3)确定传统音乐教育的原则
当前,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遇到很多新的困境。在充分考虑各种情况的前提下,传统音乐教师不但要将国内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还应该积极适应社会快速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创新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学原则。
首先,要将民族性和开放性进行深度融合。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教师应积极深化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增强他们学习、接受国内外优秀音乐文化的能力。其次,选择合适的教材。在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应该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不仅让学生可以理解,还应让他们易于掌握。此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用一些深度融合了文化性的材料,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最后,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教育原则,让学生以更加多元化的视角去理解传统音乐。
3.富形式:传统音乐教育内容和形式之创新
(1)挖掘内容,使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更加深厚
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通常以西方欧美音乐为主,如乐器多为钢琴、吉他等欧美乐器;乐理知识多为五线谱等内容;唱法则以美声唱法等为主体。在多元文化视域条件下,随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传统音乐教育与地区民族音乐的交融也不断加强。地区音乐文化体系较为丰富并具多样性,高校音乐教育可学习地区音乐教育的模式,进一步推动传统音乐教育发展。除了国内的民族音乐之外,还可以学习拉美地区、大洋洲等其他地区优秀的音乐内容,借此拓展、完善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内容。
当前,国内已有高校在音乐教育领域设置有《钢琴发展史概论》等融合了中西方乐理知识的教学资源。不论是创新教育理念,还是构建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制度,最终都需要借助创新教学内容来完成。传统音乐教学内容比较适合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全球化环境下,这种作用尤为突出。所以,在制订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首先,教学内容应该让学生理解并感知传统音乐之美。教师要尽量调动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在教学内容中设置有关传统民谣、本土戏曲等内容。可将传统民谣、本土戏曲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文化作为必修内容,让学生在合理范围内接受必要的传统音乐熏陶。再次,让学生学习传统乐器或民间舞蹈。在教学内容中,可加入琵琶、唢呐等传统乐器,以及秧歌舞、龙舞、木鼓舞等民间舞蹈,既能提高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充分利用流行歌曲。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具有民族音乐底蕴的流行歌曲激发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传统音乐素养。
(2)创设形式,使传统音乐的教育形式更多样、精细
目前,国内传统音乐教学通常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开展,教师根据统一的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给学生教授相同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例如,在上传统音乐课时,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音乐知识,学习过音乐理论知识之后,学生到乐器室进行实际练习,教师在一旁帮助指导。但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下,高校传统音乐的教学形式也逐渐多样化,电化教学日渐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传统音乐教育中,运用电化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如有的国外名校教师通过网络讲授公开课,国内也有很多教授、学者利用网络开设音乐公开课,这将是音乐教学形式的发展趋势,人们能够利用网络学习世界各地著名教授、学者的音乐公开课。
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和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内容多元化相对应的是,传统音乐教育手段的精细化发展。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意味着繁琐与杂乱,如果要做到科学、有序的培养,就需要对教学内容与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这种方式也是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方式。例如,有的学生对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更加喜爱通俗音乐,也有的学生喜欢古典音乐等,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精细化“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日益多样的需求。高校教师需意识到,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的同时,不应忽视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结 语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这就要求音乐教育要与时俱进,让传统音乐教育在提升学生素养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全球化浪潮下,将多元文化和传统音乐教育相结合,对提升高校音乐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还有助于多元音乐文化发展。在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中应大力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感受传统音乐之美的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尚媛.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当代高校专业音乐教育探究[J].才智,2023(21):53-56.
[2]冯译允.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与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23(7):171-173.
[3]陈晶.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6):130-135+155.
[4]王唯宇.民族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艺术评鉴,2022(19):129-132.
[5]马艺芳.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实践探究[J].大众文艺,2022(13):184-186.
[6]李家慧.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及发展路径探索[J].艺术评鉴,2022(11):106-110.
[7]谢展鸿.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大观(论坛),2021(11):83-84.
(张雪纯、李永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