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视角下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涂 锐 李宝强
发布时间:2024-10-24 10:27:34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
[摘 要]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PDCA循环理论是管理学科领域对质量把控的一种理论,在很多领域都取得显著效果。因此,如何在PDCA循环视角下构建有效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当前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PDCA循环理论探索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以期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PDCA循环 体育教学 质量管理 体系构建
引 言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已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本研究以PDCA循环为理论基础,探讨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旨在为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思路,为体育教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PDCA循环理论概述
1.PDCA循环理论的概念与原理
PDCA循环,又称为Plan-Do-Check-Act循环,是一种迭代循环的管理方法论,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改进。PDCA循环理论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哈特博士提出,指工作前制订计划,再进行具体实践,然后检查实施情况,并给出处理结果,循环往复,以提高工作质量。
PDCA循环理论包含P(Plan)—制订项目计划、D(Do)—保证计划得以执行、C(Check)—执行监督或检查、A(Action)—采取具体行动或反应执行(或处置)等四个阶段。暂时未解决的问题,将继续提交至下一阶段的PDCA循环流程,予以解决。
2.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持续改进:PDCA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通过不断地设定目标、执行计划、检查结果和调整行动,可以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每一次的循环都为下一个循环提供了改进的基础,推动质量管理不断提升。
(2)效果评估:PDCA循环中的“检查”环节可以评估当前的工作效果和质量,通过检查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3)风险预防:PDCA循环中的“计划”环节可以帮助确定目标和实施计划,并预测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通过提前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风险的发生,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4)数据驱动决策:PDCA循环强调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做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决策,以推动质量管理有效实施。
总的来说,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在于通过对循环的反思、调整和改进,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和效率,不断进行质量提升,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基于PDCA视角构建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1.PDCA与体育教学的“契合”关系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通过教学大纲精确地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利用PDCA循环理论,在计划阶段,可以系统地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在执行阶段,教师按照计划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行动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在检查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进行改进和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PDCA与体育教学的“共振”关系分析
PDCA理论强调循环反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PDCA循环理论不断优化教学计划,循环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同时,PDCA方法也可促使教师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
PDCA循环视角下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1.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概念与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组织内部建立和运作的系统,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在各个环节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它是一个包括计划、流程、责任等要素的框架,用于管理和控制质量的相关活动,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顾客的满意度。
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建立一套组织内部的管理体系,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它包括一系列管理原则、方法和措施,以确保体育教学活动能够完成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需求和学习效果,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放在首位,确保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设定明确目标: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活动有明确方向和实施办法。
(3)规范教学过程:建立一套规范的教学流程和优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环节、教学评价等,以确保教学过程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
(4)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如组织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
(5)绩效评估与改进:建立绩效评估和改进机制,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估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6)学生参与与反馈: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制订学生反馈机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和学习情况,以便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2.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需求分析
(1)目标确定和任务分解。在构建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之前,需先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包括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培养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目标的确定应该具体化、可测量和可达成,同时要根据学校政策、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任务分解,将大目标细化成具体任务和实施计划。
(2)指标体系设计和数据采集方法。构建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需要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和监控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应包括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且能够全面反映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同时,需要制订适宜的数据采集方法,如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观察记录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流程优化和问题分析。构建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时,要对体育教学流程进行优化,并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据此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同时,还需要建立问题分析和反馈机制,不断改进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
3.PDCA循环在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应用
PDCA循环在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应用如图1所示。
(1)计划阶段:目标设定和教学计划制订
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P阶段主要是制订工作计划,如教学计划的具体安排、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的初步制订等。
①教学资料准备: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课前准备,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具体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场地,并准备设备器材。教师需充分准备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课件、教材、多媒体等,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
②教学平台选择:教学平台包括在线教育平台、线下教学平台、学习管理系统等,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平台,提供便利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③充分了解学情:在教学前,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执行阶段:教学实施和数据记录
D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堂安排等实施有效教学,控制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干扰,及时解决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情况,保证各项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①通过教学平台,完成知识传送。课前,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平台发布自学任务,提醒学生预习新内容,做好课前资料准备。
②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堂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严格按计划执行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教学计划。若有一些突发事件,教师须正确迅速地处理,以确保教学流程有序、高效地进行。
③联系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另外,因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差异性,教师应因人而异,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检查阶段:教学质量评估和问题分析
C阶段主要是检查项目计划的实施情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应对教学体系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进行多方位的反思,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同时,要重视学生对教学整个过程的真实反馈,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①课堂及时反馈。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反馈可直接作为教师反思的主要内容。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对课堂的反馈往往是最直接的,教师可通过提问教学内容、分组竞赛、翻转课堂等方式检查教学过程的实效。
②课后作业检查。教师通过安排课后作业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将其作为下一节课程内容开始前的诊断依据。
③达标测试。利用一部分课堂时间开展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通过测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4)改进阶段:教学方法改进和流程优化
该阶段主要是总结前一个阶段的管理经验,找出遗留问题,并发现新问题,待下一个周期循环去解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反思、总结这一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制订下一阶段的改进计划和实施计划,在“实践—改进—再实践—再改进”中反复循环,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4.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模型
(1)教学设计
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具备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设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同时也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应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水平,同时也要结合学校的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因素。
③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应具备多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如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等。
④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应具备客观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在开展教学评价时,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等,同时也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2)教学实施
①教学准备:在教学实施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准备教学器材等。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状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水平等,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课堂管理,维持好课堂秩序,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③教学反思:在教学实施后,教师要及时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
5.构建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估
(1)指标评价法: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评估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这些指标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学生满意度、教师教学质量等,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调查问卷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等相关方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认知和满意度。通过分析问卷结果,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效果和改进需求。
(3)教学观察法:通过观察体育教学的实际过程,如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4)效果评估法:可采用前后比较法、对照组分析法等,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对学生学习成绩、个性发展、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影响。
(5)反馈机制评价法: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和改进方向。
通过上述方法和指标进行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实际效果,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优化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PDCA循环视角下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优势
1.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PDCA循环理论体系的引入,给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多了一份新的优化选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全面的反馈并处理修复。PDCA循环过程是严格按照四个循环过程开展的,对每个过程都严格执行管理,尤其是在体育技术教学环节,可以及时纠错、反馈,真正意义上提高了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2.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互的动态过程,实施PDCA循环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处理突发事件,这对教师的教学经验、临场才能发挥,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对于学生,在PDCA管理框架下,通过教师的教导,能够及时准确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积极性。
3.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给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PDCA循环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模式,将其引入高等教育,已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取得了成功,现又引入体育教学管理,是一种改革思路,将会为其他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结 语
本研究以PDCA循环理论为视角,构建了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探索了PDCA循环理论在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模型设计,并进行了有效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PDCA视角下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对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PDCA循环理论可应用于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第二,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需注重持续改进,通过不断评估和反思,找出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有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三,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多方参与。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体育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江,林秀芳.PDCA循环理论与体育教学质量诊断和改进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35.
[2]何立佳.PDCA循环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2):77-80.
[3]马际栋.PDCA循环模型在球类运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成都体育学院乒乓球选修课教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2016,6(21):6-7.
[4]刘志敏.体育教学管理中引入PDCA模式探析——以体操教学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4):118-120.
[5]曹飞.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4):144-147.
[6]汤晓波.基于ISO9000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优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28(1):87-88.
[7]陈晓静.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497-498.
[8]陈玲敏.浅析体育教学管理模式——PDCA循环[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112-114.
[9]胡胜.戴明循环在体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58-59.
[10]崔晓晖,陈彦.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S1):113-115.
(涂锐:西安美术学院体育部;李宝强:西安工程大学体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