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来临,也进入了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10月17日,记者联系采访了西安市疾控中心传染性疾病控制副主任医师张辉,为大家进行解答。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

诺如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泛、环境耐受性强等特点,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最主要病原体。该病毒常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引起传播,但大部分患者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预后良好,所以市民朋友也不必过度恐慌。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也可经接触患者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污染的手、物品和公共用具,以及患者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张辉提醒广大市民,预防病毒感染从日常点滴做起。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认真洗手30秒。市面上大部分消毒纸巾和免冲洗手消都是以酒精为主要成分,它对诺如病毒无效,所以均不能代替洗手。日常三餐应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

如果感染诺如病毒,患者应使用自己的饮食用具及生活用品,尽量不要与家人密切接触。诺如病毒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再外出活动;从事服务行业的患病人员如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等尤其要注意自我隔离;厨房工作人员患病后除了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以外,还得在第4、5天进行粪便或肛拭子核酸检测,检测阴性后方可再次上岗。

规范处理降低感染

诺如病毒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是病毒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对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规范处理至关重要。

“诺如病毒虽传染性强,但按照规范处理能够明显减少感染人数,希望大家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张辉强调,发生呕吐和腹泻后,要将工作人员按相应职责分为三类及时开展工作:第一类工作人员应迅速组织其他人员有序离开事发的室内场所;第二类工作人员应戴好口罩并随身携带呕吐袋带领患者前往相对独立空间,根据情况安排就诊;第三类工作人员应戴好口罩和手套,然后规范处置呕吐物。

操作时关闭空调。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尤其要注意戴口罩和手套,要做好个人防护,具体流程要点如下:

一、用呕吐包或者纱布、抹布、干净的旧毛巾等一次性吸水材料浸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后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然后开窗通风或开换气扇,让室内空气排往室外。注意对移除污染物后的物体表面和附近地面应再次用至少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剂溶液拖擦2遍,每次保持湿润作用15分钟,随后用清水冲洗即可。

二、厕所马桶可倒入足量的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以上再处置。

三、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至少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四、集体单位打扫厕所和卫生间的拖把和抹布等清洁工具应专用,不要和其他场所的清洁工具混用。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