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育人的摇篮,是传播文明的土壤。近年来,潼关县各学校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坚持常态创建与长效机制并重,通过聚焦“四个强化”,构建起学校师生全员参与的文明校园创建体制,推动学校各项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文明校园创建成果持续涌现。

一是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内涵,提升育人成色。创建文明校园,创什么?建什么?最突出的是要强化思想道德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师生理想信念的根基。全县各学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充分利用主题党日、教师大会、周一升旗仪式、班队会、社会实践等时间,以书记上党课、专题学习研讨、观看视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各种形式,认真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文明风尚,让每一位教师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牢固。

二是强化班子队伍建设,发挥“头雁效应”。各学校党支部狠抓班子建设,健全党员活动室等阵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加强“党员示范岗”建设,扎实开展各项学习教育和专题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相结合,坚持开展“学党史、悟初心、感党恩、勇担当”主题教育活动、“支部达标创星”活动、学校党建优师工程等,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干事创业的引领者,使全体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不断增强。

三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永葆师者本色。学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潼关县教师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从体制机制、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等方面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德业双馨,严把政治关、师德关、育人关,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开展“学习张桂梅,争做赤诚奉献仁爱好老师”教育活动,宣传师德模范典型,不断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是强化环境育人功能,彰显校园文化。各学校坚持让全体师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工作目标,通过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来感染全体教师。学校通过运用校训、校徽等校园文化标识,通过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积极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激励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熔铸精神、集聚力量。

下一步,潼关县教体局将指导各学校坚持以党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潼关教育”宗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党建带少先队、以党建带教师队伍,全面推进文明校园的创建。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