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紫阳县城关镇中心学校组织“秋收嘉年华 农耕技艺传”主题研学实践活动。该校五年级四个班的200余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前往该县高桥镇兰草湾农艺基地,溯米问稻,体验传统农耕文化,走进清代廊桥,感受地域风情,参观梦紫阳农场建筑古迹,感受时代变迁,体验非遗米酒制作过程,在趣味旅行研学中延伸第二课堂。

在金灿灿的稻田里,种植人员讲解米粒的成长过程,示范水稻收割技巧,分发镰刀,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带领学生下田,弯腰割稻、绑扎运送,轮流尝试用传统手工打拌桶的方式脱粒,田间地头到处是奔忙的身影,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感知稻农的艰辛,体验收获喜悦,加深珍惜粮食的意识。

20241011110108748-91-e9287.jpg_scale.jpg

随后,大家步入高桥老街,探寻东西两座廊桥,古朴精巧的造型,纯木结构的设计,让孩子们赞叹不已。小导游绘声绘色的描述,把民间传说与厚重历史交融一体,趣味问答、互动交流,应和着潺潺流水,如诗如画。

20241011110126921-82-47092.jpg_scale.jpg

20241011110126464-67-95b16.jpg_scale.jpg

来到梦紫阳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介绍了基地农场的历史变迁,师生兴致盎然地参观了仿苏式门楼、土墙石板房、实木民宿屋,通过不同时期的建筑触摸历史,领悟时代和家乡的发展轨迹。享发酵之趣,品米酒之美。在非遗文化米酒酿制体验环节,工作人员热情端上蒸熟的糯米,讲解米酒的酿造工序和操作步骤。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协作,分工合作,将酒曲分洒入糯米,加水搅拌均匀,并装瓶密封,期待发酵两天后惊喜降临,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该校负责人表示,最美的课堂在路上,开展研学旅行, 既能有效利用乡土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和阅历,使他们了解民俗文化,感受地域风情,又能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锻炼自主管理和社会实践技能。今后学校将会把研学旅行活动继续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