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举办“新教材下的‘教’与‘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10-10 17:00:57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如何用好义务教育新教材?怎么才能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新教材……近日,西安市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举办“新教材下的‘教’与‘学’”主题研讨会。现场省级教学能手等专家们倾囊相授,学校老师们分享所思所想,畅谈教学感受。
研讨会现场,围绕义务教育统编教材“焕新”体现在哪里、历时两年修订,新教材严在哪里?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用”得稳?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教育专家现场为老师一一解答。
教学相长,边教边研,现场专家、老师就深化“双新”改革理念践行素养育人模式分别做了交流分享。陕西省教学能手杨涛从自身经历讲起,为老师们分享了备课方法、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教学语言等教学经验,启发教师们思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正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吴春玲以生动的名人故事引起全场教师对学生差异性的思考,进而引出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国内外分层教学发展历程,指导教师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正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司惠霞介绍了大单元教学的背景与意义、内涵及实施模式,也提醒老师们留心大单元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并结合生动课例,讲解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目标统领、系统规划、关注板块承接性和关联性等要点。教师张婷秉持着“不上随意的课,不随意的上课”的初衷,分享了《日常教学掠影》;教师景霖从单元教学出发,提出学习单元可以分为主题知识单元、思想方法单元、核心素养单元;教师王安璐结合自己作文教学中利用“文心一言”帮助学生构建作文框架的案例,启发老师们可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助力教学,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孙润丽从抓习惯、重视板书、作业布置、刻意练习、及时反馈等方面分享《英语教学小tips》;教师邵梦瑶从初为人师的心态、课堂教学经验、反思助力专业成长三方面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成长之路何惧山高水长》;教师杨保龙结合自己积累的宝贵体育教学经验,提出了初三备战中考体育的建议,希望全体师生感受体育魅力,追寻体育精神!
“这个活动是学校博雅课堂的一部分。”西安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学校博雅课程分为三大类:博雅教师课程、博雅学生课程、博雅家长课程。这场研讨会属于博雅教师课程中的教师专业成长课程,除此之外,教师课程还有师德教育课程、博雅生活课程。
因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课程的研制者,也是课程的受益者。所以学校在博雅课程里面,专门设置了博雅教师课程。此外还有博雅学生课程、博雅家长课程。谈及博雅课堂的创建初衷,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陕西省“三个课堂”以及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好课堂”引领下,作为学校如何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好“双减”工作,让基础教育返璞归真?学校一直在探索,最终决定将博雅校本课程作为落实核心素养载体,进一步拓展学校“教”与“学”的时空范畴。“博”指通晓、知道得多,“雅”指高雅、文雅;“博雅”谓学识渊博,品行端正。西安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博雅校本课程,融入了科技、劳动,国粹,艺术,体育等,由初期的尝试探索,到中期的展示研讨,到现阶段的总结——探讨——优化——再设计。学校以及各科老师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探索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在优化中成长。现阶段,博雅课程已经开设了26个相关社团。博雅学生课程作为博雅课程的组成部分,主要以学科为主,包含了博雅学科拓展课程、博雅学科融合课程、博雅学科社团课程三大类。其中博雅学科社团课程是学校的一个亮点,2020年秋季学期,学校已经成立了篮球、足球、排球、书法、合唱、腰鼓、素描、心理等社团。比如博雅小交警社团、爱绿护绿博雅社团、博雅爱心社团等,学生社团制定1到2名指导教师,结合学生意愿制定符合国家课程规范,贴合学生兴趣的社团课程,社团活动。如走进社区进行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和联系,在提高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参与博雅课程开发激发了学生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开拓了活动的领域和思路,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活动中渗透了德育、美育,使教育润物无声。而博雅家长课程就包含了家长讲堂,家长学校以及家长资源课程。学校聘请了有能力,有相关经验的家长在学校开设家长讲堂,把家长请进学校,作为讲师、专家给学生进行相关专业技术的指导,更有助于家校沟通工作。
“博雅课程实施3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共同学习、成长,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看到学生们也更加阳光、自信!”在学校从教3年的王敏老师感慨道。建校四年间,学校涌现出市区级教学能手10多人;省市区级课题、论文、课例成果丰富。学校张慧、王丹、熊桃,潘瑞娟等多名老师在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们在这里有成长、收获,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奠基精彩人生,成就最好自己”,西安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