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韩城市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指引,坚持把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家校共育作为深化学生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通过完善组织体系、强化责任落实、丰富活动载体,统筹用好各类资源,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及时解决家长在家校协同育人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引导家长逐渐转变“成才优于成人”“成绩重于成长”“成就重于成败”的教育观念,树立长线、多元育人思维,当好学生‘第一任教师’,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重构架中寻找更多契合点,多维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双向奔赴,与学校共画新时代高质量育人“同心圆”。

家庭融入组织,变参加为参与。认真落实国家和陕西省关于家庭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主动履行法定家庭教育工作职责,着力组织体系建设、制度机制完善等方面,建立韩城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全市4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家长学校,在20多个城市居民社区建设社区家长学校,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逐步把学生的家庭和家长纳入家庭教育组织体系,引导家长深度参与到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贴身感受家校共育的美好意义,把家长由教育的被动“参加者”,甚至是“旁观者”变为主动参与、深度参与的“主人翁”。

活动融入平台,变管控为助推。坚持把家校共育纳入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创新举办“心语心向”家庭教育启示剧展演和“共拥丰盈人生”父母课堂等特色活动,通过文艺展演和专家解读形式,深化家校共育政策解读,引导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坚定支持学校在家校共育方面的创新探索,培育创设了“中小学家长课堂”、“亲子成长手册”“家长开放日”“家校互访”“和美家长”等10多个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富有特色的家校共育活动平台,通过平台载体,对家校共育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为家长参与教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和要素支撑,让家校之间构建起更为紧密的育人关系,引导家长常态化参与到育人工作中,从传统育人的“管控者”“监督者”变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助推者”。

责任融入过程,变目标为方式。紧盯家校共育工作中“家校共同协作”、“家长责任落实”两个难点,积极发挥学校和老师在家校协同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断优化家校协作方法指导和渠道拓展,鼓励家长以职业的角色进入学生的学习任务中,通过定期邀请不同行业的家长以专题授课的方式,为学生开展普法、科普、历史、环保以及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各方面知识宣讲,把职业内容变为教育素材,把职业体验融入教育活动,让家庭和家长的育人责任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引导家长走出“结果论”“目标论”的育人局限,把家庭育人的资源和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推动育人方式的转变和创新上来。今年以来各中小学校累计开展各类家校共育载体活动60余场次,内容涵盖家校关系、亲子关系、学业评价、安全教育、政策解读、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基本实现中小学师生全覆盖,家长参与率达到87%以上。该市新城九小的“亲子科技社团”、新城八小的“亲子悦享读书社”和桢州学校的“家长开放课堂”等特色家校共育载体活动受到省级教育媒体关注,工作创新做法在陕西省教育厅主办的教育综合期刊《陕西教育》和《教师报》上发表推广。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