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3085420996-74-a2075.png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绥德实验中学李杰。承蒙组织抬爱,让担任校长一职仅有半年之久的我有幸代表绥德各校同仁在此发言!

2021年9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学校视察,他走进书法社团和操场,观看同学们的书法练习和体育锻炼,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勉励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国之栋梁;勉励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勉励校长好好教书育人,把学校办好!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来绥考察三周年之际,各级领导莅临绥德共话教育,这无疑是我们绥德教育人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刻!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绥德教育同仁,向远道而来给予我们无私帮助和支持的各位领导、以及合作伙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您的到来不仅为全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更是对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20240923085430937-85-b6e2c.png

回顾过去,全县在办学条件改善、师资力量培养、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近三年,我见证了各级组织、领导为绥德教育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这三年,绥德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但是,在绥德这片红色沃土上我们依然面临着经济落后、理念陈旧、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挑战,这些困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绥德教育始终处在瓶颈期而无法跨越。可喜的是县委县政府、市县教体局都高度重视教育,不遗余力为我们搭建好的平台,为绥德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好顶层设计!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基础教育百年名校,幸运的是本次帮扶学校的恰好是师大附中,这与学校而言宛如一场及时雨、可谓是雪中送炭。犹记得在去年11月份,在省教育厅组织的为期一周的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中,我有幸和师大附中党委书记李铁绳书记同行,他的教育情怀深深的感动了我,我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刻我可以骄傲的说我们绥德实验中学在省会接了一门亲,当然在结亲的过程当中,它会增加学校信息的密度、人才的密度、交流的密度,我觉得这对于我们县域中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绝大部分学生还是留在县域读书,县域教育的崛起,它决定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能够升到什么大学、未来有怎样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全县教育的土壤是否肥沃,它会决定教育的高度和宽度,也就决定着县域整体发展。而本次西绥结对帮扶,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跨越的宝贵机遇,渴望精进的我们定会珍惜机遇、虚心请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吸收援助方的先进经验。在前期,我们已经主动与帮扶校联系磋商,设计帮扶年度工作计划,初步确立了“一体打造、共同发展的一个理念,教师互助联动、学生相互联谊的两个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整合的三个原则,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发展,管理同推进、师生同进步、质量同提升、特色同打造、学校同发展的五个目标”的教育共同体发展机制。我们将通过班子交流、名师引领、听课观摩、专题研讨、同课异构、师生互动、联考联评、总结反思“八位一体”的研培模式推动帮扶取得成效,最终实现教育理念、方法、成果的深度融合,将组织顶层设计的“精准帮扶”的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翻开全县教育发展新的一页。

教育之大,关乎国运、续接古今,承载百年树人、恩泽万代的使命;教育之小,只在身边的一言一行,濡染启迪、润物无声。各位校长、同仁们,作为学校负责人,我们是团队发展的引领者,既要挺立潮头、登高望远,也要俯身而作、贴地而耕。2023年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我以为教育家精神就是我们职业生涯的精神坐标,是一种价值示范、信念引领和内在要求,它具有鲜明的道德感召力、职业引领力和实践驱动力,激励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坚持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在立德树人的事业中,坚持超乎寻常的不懈付出!身在县中的我们虽然资源匮乏,但精神不能缺钙、信念不能坍塌!全县的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典型引路至关重要,而名校、名校长、名师这三个主体组合释放的“头雁效应”正是助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今天组织给我们提供了如此好的平台,我们要坚信绥德教育即将踏上新赛道。就让我们永远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嘱托,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胸怀“国之大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国之栋梁,为绥德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愿西绥教育帮扶共同体在双向奔赴中,互助共赢、友谊长青!祝愿各位领导同仁身心两健、事业有成!祝愿绥德教育明天更美好!

2024年9月20日

作者系绥德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