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落实新课程标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方法,探索成长课堂教学模式,子洲县马蹄沟镇中心小学于9月3日——9月19日开展了语文教研组听评课活动。语文组的六位老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反复打磨,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出一堂堂引人入胜的教学盛宴。

20240919171442858-1-864d4.png

20240919171442917-87-79faf.png

马秋菊老师《花之歌》的课堂教学,宛如一场绚烂多彩的花海之旅,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这堂课不仅展现了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更让学生们在花的海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丽与力量。马老师对《花之歌》的解读深刻而细腻,她不仅引导学生们欣赏了诗歌中的美丽意象,更深入挖掘了诗歌背后的情感与哲理。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互动,学生们仿佛与每一朵花都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感受到了它们所承载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马老师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配乐朗诵、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展现了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堂课还注重了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共鸣。通过欣赏《花之歌》中的美丽诗句和意境,学生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他们学会了用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善良的心灵去感受生活。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40919171504910-60-e6d33.png

姬绪梅老师的《珍珠鸟》公开课犹如一幅精致细腻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每一位师生的眼前。这不仅仅是对一篇文章的解读,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与情感的共鸣。课堂上,姬老师以珍珠鸟为引,巧妙地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世界。珍珠鸟的活泼可爱、机敏灵动,在姬老师的生动描绘下栩栩如生,仿佛它们就在我们身边跳跃、歌唱。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更为难得的是,公开课不仅停留在对珍珠鸟外在形象的描绘上,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寓意——信赖创造美好。通过珍珠鸟与人类之间的故事,我们学会了以更加宽容、理解和信任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和世界,这样的情感共鸣和心灵启迪,无疑为课堂增添了更多的温度和深度。

此外,姬老师的讲解方式也值得我们称赞。她以亲切自然的语调,结合多媒体的辅助,使得整个课堂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感染力。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珍珠鸟》公开课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讲解方式,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它如同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记忆中最美好的瞬间。

20240919171517737-23-5c123.png

张喜琴老师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节课,她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对单元的导读处理得恰到好处,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迅速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张老师不仅介绍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还巧妙地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兴趣点,激发了他们对本单元学习的热情和期待。这样的导读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生字教学部分,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多样且有效。首先通过课件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生字,并且掌握一些特殊生字的部首,然后通过朗读、组词、造句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师还注重生字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生字应用到实际的语境中,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字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问题提出部分,张老师做得非常出色。她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张老师还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课文的内涵和意义。这样的问题提出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小组归纳总结部分,张老师的设计也非常巧妙。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归纳总结,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归纳能力。同时,张老师还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非常全面和细致。张老师通过巧妙的单元导读、多样的生字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巧妙的小组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并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我相信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受益。

20240919171530200-77-1c1f6.png

徐繁荣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教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本身,更在于通过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感受金秋时节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徐老师成功地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的美好。徐老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既全面又有所侧重。通过整体感知、小组讨论、了解法国梧桐、简介作者、听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以及生字书写指导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和理解课文。同时,徐老师也注重突出重点,如生字书写指导、重点句段的品读等,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徐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PPT展示等,使得课堂节奏明快,氛围活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徐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自由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节课中, 徐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让学生找生字易错的地方、按结构分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书写、类文阅读等活动, 徐老师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理念。整节课下来,课堂氛围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徐老师能够耐心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得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节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能力培养以及课堂氛围等方面都表现得相当出色。 徐老师能够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核心内容,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能力的培养,营造了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的。

20240919171543144-8-f0010.png

刘璐老师在《坐井观天》的教学中,不仅明确了基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视野受限”对个人认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开放心态。这样的教学目标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刘璐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分角色朗诵、小组讨论、填空练习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仅使得课堂生动有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分角色朗诵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刘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通过品析文本、感知情节等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老师还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刘璐老师能够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上,刘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良好。老师能够及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课堂氛围和谐融洽,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刘璐老师还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讲解寓言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刘璐老师授课的《坐井观天》是一节教学目标明确且深远、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文本解读与深度思考、结合生活实例增强教学实效性、课堂互动良好氛围和谐以及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优质课程。这样的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20240919171557672-42-9aa7c.png

李慧老师的这堂课,以“我说你做”的口语交际活动为核心,充分展现了其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课前导入自然流畅。李慧老师通过提问学生是否喜欢玩游戏,以及喜欢什么游戏,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老师通过对话的形式,清晰明了地介绍了“我说你做”活动的规则和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并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通过“辨一辨”环节,老师详细解释了图中指令的含义,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活动的关键点。“议一议”环节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老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中还设计了多个实践环节,如学生上台发指令、其他同学跟着做等,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李慧老师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李慧老师的这堂课是一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她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教学方式,成功地将“我说你做”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她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0919171629181-31-31f13.png

课后,万艳飞校长、王伟副校长、政教处主任师瑞、全体语文老师,开展了点评课活动。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用专业的视角剖析一个个教学设计,切实地提出一条条中肯且实用的教学建议。

20240919171642020-24-0964e.png

此次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信老师们将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