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是第9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日前,西安市教育局发布《西安市中小学幼儿园减少校园“小眼镜”十条措施》,将通过“一人一档” 建立学生视力档案、家庭作业采用纸质作业等举措,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

随着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越来越严重,“小眼镜”已成为社会“大关切”。作为近视防控的主阵地,学校是如何“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的?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西安市部分学校在积极落实政策的同时,不断创新防控方法,为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睛”彩护航。

高年级帮低年级 “结对子”学做眼操

“两操比赛”呵护孩子明亮“视界”

“第一节,按揉攒竹穴,1、2、3、4……”伴随轻松舒缓的音乐节拍,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新城区西光实验小学各班的同学们都会跟着广播认真地做眼保健操。

9月12日,西光实验小学眼保健操时间,记者在二年级3班教室看到,孩子们闭上双眼,依次按揉攒竹穴、睛明穴、四白穴等穴位,班主任老师陈瑾红和两名高年级学生来回查看,及时对按压手法不正确的同学进行纠正。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视力保护。对入校的一年级新生,学校安排各班通过观看视频学做眼保健操,采取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结对子’的方式,安排高年级学生手把手教低年级学生做眼保健操。”陈瑾红说。

做完眼保健操,孩子们欢快地跑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主席台上,体育老师和几名学生正在示范“大课间操”的动作。台下,全校学生认真跟练。在“伸胳膊、踢腿”等热身环节后,孩子们完成了高抬腿、开合跳、拉伸等多个动作,通过充分舒展让身体各部位都得到了锻炼。“在大课间时段,跑一跑、跳一跳、看看远处,身体很轻松,眼睛也很放松。”学生石昊潼说。

据了解,每天上午、下午,西光实验小学各设置一次眼保健操和阳光体育大课间时段,每天大课间总时长达1小时,比《西安市中小学幼儿园减少校园“小眼镜”十条措施》规定的“每天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多出一倍时长。为确保大课间活动效果,每年学校会组织开展大课间操比赛;对一年级学生专设有眼保健操展示比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确保学生规范掌握做操方法,进而实现锻炼身体、保护视力的目的。“在上学期的大课间操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一等奖。”学生刘依诺说。 

“正确的用眼习惯非常重要。”学校保健老师谭雪说,老师们督促学生从入学起就养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胸口距离桌子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一寸的习惯。学校每周班级流动红旗评比中,眼保健操做得好不好是重要评比标准。此外,学校每年开展两次视力检测,班主任老师会及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提醒家长共同护佑孩子的视力健康。

在新城区西光实验小学,老师和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规范眼保健操动作。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燕 摄

在新城区西光实验小学,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做大课间操。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燕 摄

天天有体育课 周周有比赛

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拥抱操场”

近来,西安高新第七小学不少家长注意到,新学期的课表有了细微变化:体育课每周增至5节,课时量仅次于语文、数学等主科。这一变化让不少家长直呼:“很有意义!体育课增多,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拥抱操场’,体育锻炼多一些,‘小眼镜’‘小胖墩’就会少一些。”

9月14日上午10:00,记者走进高新七小,阳光体育大课间时段的操场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做着七小特色的武术操、活力燃脂体能操,冲拳、出掌、踢腿……课间操后,学校为班级足球联赛优胜者颁奖,对上周在联赛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充分的户外活动,不仅能强身健体,也有助于预防近视。”校长鹿淑豪告诉记者,从这学期起,学校全面优化了作息安排、课程设置,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体育课时,确保每班每天有一节体育课。除上午30分钟大课间活动外,下午课后服务时间,学校也会根据操场空间布局,组织各年级分时段开展阳光体育30分钟,全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总时长约1小时。

除增加课时外,学校通过“三跳”比赛、“三球”联赛、田径运动等,确保“天天有一课、周周有赛事”,让孩子们的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和调节,以减少近视的发生。

开学初,学校与全体教师签订了“预防小眼镜”承诺书,要求全员参与“眼保健操”验收;每学期两次视力检测,视力档案一人一档。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以及告家长书等契机,学校积极推动家校携手行动,提醒倡导家长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在高新七小操场上,孩子们尽情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程静 摄

大课间,高新七小的孩子们一起做学校创编的武术操。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程静 摄

改善视觉环境 全员参与跳绳

为防治近视开出“运动处方”

每天上午9:05-9:35,是西安长安绿地城小学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操场上,孩子们做完广播体操后,或跳绳或打球,尽情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近几年,因为一根跳绳,这所学校享誉省内外,尤其是学校里“跳”出2023年国际跳绳公开赛世界冠军赵子鋡后,全校再次掀起“人人爱跳绳、人人学跳绳”的热潮。课后上跃下跳、闪转腾挪,课上聚精会神、自信阳光。通过坚持跳绳,学生们的身体越来越好,精气神也越来越旺。

“既保护了视力,又锻炼了身体,还提高了技能。”五年级学生侯越凡说,他已经爱上跳绳了。“除了跳绳,每天我还坚持晨跑,身体素质和视力一直很好。”五年级学生宋晨露说。

据了解,为减少校园“小眼镜”,学校每学期组织两次视力筛查,为每位学生建立视力档案,对视力下降的学生跟踪管理;结合改造提升教室视觉环境,组织学生每周调换一次座位;通过增加学生户外活动,严控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频率。

“小学是养成良好护眼习惯的关键阶段。”副校长杨晓梅说:“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希望家长在家中也要规范孩子用眼习惯,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共同关注学生视力健康。”

在西安长安绿地城小学,同学们正在练习跳绳。学校供图

“目前全区已实现公益性视力筛查免费入校,不漏一校、不漏一人。2023年起,我们将近视防控关口前移,把幼儿园大班孩子也列入筛查范围。”长安区教育局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祝琳说,平时,他们会指导辖区各校对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测量结果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于筛查不良率较高的学校,他们会及时入校干预。

此外,长安区还成立了教育系统近视防控宣讲团,通过常态化开展近视防控知识宣教进校园活动,积极创建近视防控试点校、示范校,以点带面、辐射全区。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