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第二十四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安康市共有131件作品(队伍)获省级表彰,其中一等奖29个,二等奖46个,三等奖56个,曹文兵等17名指导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安康市电化教育馆、汉滨高级中学和紫阳小学3个单位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陕西省第二十四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安康市及时开展了“安康市第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印发了《关于开展安康市第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通知》,编制了“活动指南”,各县(市、区)、各中小学校全面动员,精心组织,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中,共有300余所学校近4万名学生参与。通过学校和县(市、区)层层遴选推荐,数字创作和计算思维两大项目共有426件作品参加了市级决赛,经过评审委员会认真评议,推荐数字创作类”作品103件、“计算思维类”作品9件参加了省级评审。

机器人大赛作为全省第二十四届、全市第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市电教馆于5月份成功举办了安康市第六届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的60所中小学校、264支代表队、500余名选手参加了市级比赛,其中116支队伍脱颖而出,代表安康市参加了6月份在西安举办的省级现场决赛,其中,94支队伍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高达81%,充分体现了安康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技素养和风采。

近年来,安康市各县(市、区)、各中小学校积极落实中、省、市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部署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在抓好信息科技学科建设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夯实师资培训、落实课时安排、抓好教学实施、丰富实践载体,有效推进机器人、少儿编程、航模等人工智能课程进课堂、进课后服务,注重搭建活动平台,以赛促建,以赛促训,以赛促用,全面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