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 蔡军:创新学前教育“驻园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先锋
发布时间:2024-09-06 11:39:40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默默耕耘在学前教育讲台,守护着幼儿教育的纯净天地,以爱育人,以智启智,为幼儿教育事业奉献智慧和心血,书写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不平凡”。
——题记
在陕西省西安文理学院,师生们对蔡军教授的先进事迹赞不绝口。
蔡军,陕西岐山人,中共党员,现任西安文理学院教务处处长、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蔡军教授不仅是陕西省“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人才,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还担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他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贡献和成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教育信条:“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
蔡军常说“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是他的教育信条。他认为,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师德的表率:师德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的评价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其中三句都是关于师德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既要做好经师,更要做人师,经师与人师并济,德行与学识共生,才能成为名师。
教学的专家: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站好三尺讲台。课堂教学的质量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蔡军教授都认真整理和更新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授课时充满激情,高质量的师生互动,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同时,他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引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研究的行家:高校教师不仅要通过科学研究来支撑教育教学,更要切实做好教学研究。蔡军教授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考核评价,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用项目推动教研,用教研推动教学。
蔡军教授坚信,教师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如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优秀教学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新老教师教学艺术的积累和传承等。他认为,良好的组织文化、学习文化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好老师的养成。
成果获奖
蔡军教授在学术研究上有卓越的成就,完成了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材奖、优秀案例、一流课程3项,省政府、省教育厅科研成果奖4项。以下是他主持的一些代表性成果:
1.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回流与重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驻园+驻校”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教育部,2023.7
2.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创新两改革三强化四协同的“驻园式”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陕西省人民政府,2020.12
3.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关于西安市加强学前教育、推进幼儿园规范化管理的政策咨询建议》,陕西省人民政府,2019.11
4. 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学前教育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主持项目
蔡军教授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其中包括教育部新文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以下是一些代表性项目:
1. 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时代幼儿园教师岗位胜任力的模型建构及其职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21040014),教育部,2021.4-2024.12
2.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西部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及专业发展研究”(12YJC880003),2012.2-2016.12
3. 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基于实践智慧生成的“驻园式”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探索(17BZ043),2017.10-2019.9
论文著作
蔡军教授在《教师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6部。以下是一些代表性成果:
1.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情绪耗竭和职业幸福感的多重中介作用 [J]. 教师教育研究, 2023 (03)
2. 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生存困境及改善 [J]. 学前教育研究, 2015(05)
3. 基于区间决策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测评方法 [J]. 统计与决策, 2013 (20)
4. 专著:幼儿园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
5. 专著:西部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生存状态与专业发展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6. 主编:学前教育政策法规[M],科学出版社,2020.7,入选陕西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023
学术兼职
蔡军教授担任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教师发展专委会主任,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保教指导专委会委员,陕西省婴幼儿照护学会政策与基本理论研究专委会主任,陕西省教育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教学实践:爱与责任的体现
蔡军教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丰硕,在教学实践中也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和责任心。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总是在晚上下班时间,耐心解答学生关于升学与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疑惑。蔡军教授平易近人,常常在办公室、教室甚至校园的角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解答他们的困惑。他常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上降临的天使,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尊严。”蔡军教授在课堂上认真讲授,课后耐心辅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他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的信条和理念。
创新实践:“驻园式”人才培养模式
蔡军教授开创的学前教育师范生“驻园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通过将师范生直接送到幼儿园进行实际教学实践,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还为幼儿园提供了高素质的教学资源。这一创新实践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成为学前教育系列报道的首个报道。该报道不仅高度评价了蔡军教授的这一创举,还呼吁全国范围内的师范教育机构学习和推广这一模式,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名师心得
蔡军教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他认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经师”和“人师”并重。他鼓励年轻教师多参与教学研究,多交流教学心得,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蔡军教授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说道:“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用心去耕耘。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蔡军教授在学前教育领域辛勤耕耘,用爱心和智慧浇灌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人民教师。他通过创新“驻园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学前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幼儿园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他的事迹不仅感人至深,更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蔡军教授常说:“一切为儿童”。正是这种教育理念和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使得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蔡军教授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幼儿教师。他的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