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问题意识培养路径研究
——以社会科学研究生为例
作者:杨 栩 王 颖
发布时间:2024-07-23 10:59:38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
[摘 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问题意识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影响着学生学术成果的产出。本文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对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缺失进行理性分析,认为拓宽学生知识学习范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社会科学研究
引 言
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与人类社会的科学,本质上是一门研究社会问题以及发展规律的系统科学。而研究生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主体,在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而“问题意识”作为科研能力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习者和研究者把握问题核心,避免在研究的过程中事倍功半。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主体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在探索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问题意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研究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理性分析
学者郝明君认为,人文学科类研究生的学习主要是对文本的解读和对社会事实的观察与思考。但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抱残守缺、疲于研究、懒于探索的现象,这必然会影响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则是由于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关于学生问题意识匮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层面:传统的文化思想束缚问题意识的生长与发展
第一,“师道尊严”的伦理关系钳制学生个性。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并将教师的地位与天、地相提并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在知识储备、科研水平等方面远胜于学生,自然而然地便成为师生关系的主导者。在教师“专业权威”的影响下,学生认为教师或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就是正确的,没有提出疑问的习惯,也难以养成问题批判意识。
第二,中庸之道的文化传统反对“标新立异”。中庸之道强调协调平衡、顺从主流,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深融入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学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失去了敢于表达、敢于展现的勇气。因而“人云亦云”成为了我国课堂的主流风格,也是研究生进行研究时最为常见的状态。学生没有提出疑问的习惯,认为教师或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就是正确的,这种压抑个性的文化氛围,难以让学生真正进步。
第三,“悬梁刺股”的求学习惯阻碍创新萌芽。在我国的教育传统中,注重“内省”与“求诸己”,认为在学习中应强调自身的刻苦努力。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故事不胜枚举,也为人们称颂。然而仅仅靠反复的背默难以养成研究者的问题意识。要知道,虽然问题意识的萌发以知识积累为前提,但大量重复性、无效性的学习是科学研究最为忌讳的。但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育学家更多地关注精神文化熏陶,较少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的培养。
2.中观层面:严峻的教育环境抑制问题意识的产生与形成
一方面,“唯分数论”的教育生态只重视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受到高考制度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追求一个“标准答案”,对待某一问题,无法跳出僵化的思维模式,遇到未知的问题能躲则躲。这种“谨小慎微”的思想观念一直延续到研究生阶段,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量化主义的教育观念盛行,学生难以潜心科研。目前,很多学校要求研究生毕业的前提是论文发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学生潜心研究,但也容易让学生抱着功利目的完成学术研究,难以正确认识学习的义务与自身承担的责任。
此外,在研究生的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落后同样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萌发。不可否认的是,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仍然以“满堂灌”“一言堂”为主。虽然较之本科阶段,学生课堂展示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是难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从课程结构上看,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渗透,学生专业视野狭窄,也不利于问题意识的产生。
3.微观层面:淡薄的个体自觉阻碍问题意识的萌芽与发展
首先,部分研究生欠缺方法意识,使得学习过程困难重重。一方面,部分研究生忙于研究深层次的知识与理论,反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概念术语,进而造成研究逻辑混乱。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学生不能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常常半途而废,难以抵达问题的实质。另一方面,研究生缺乏方法意识,无法运用合适的方法发现并解决问题。
其次,研究生知识储备贫瘠,难以把握问题实质。近年来研究生规模逐年扩大,跨考人数增加,许多学生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素养。社科类的研究生通常需要针对自己的问题,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取舍、分类,来架构自己的理论框架,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倘若知识储备不足、知识体系不健全,理解就难以深入。当前,由于一些研究生认识水平低下,知识底蕴薄弱,仅仅能进行表面性、浅层次的学习,无法深入了解某一领域知识的实质,很容易造成研究敷衍了事、投机取巧。
最后,研究生学习目的不纯粹,难以理性看待科研过程。研究成果的产出是艰难的,且过程是枯燥漫长的。当前,由于学术领域受到功利主义、量化管理的影响,许多研究生只注重当下利益,以毕业为目的从事学术研究,不深入自己的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许多研究生缺乏内部动机。在一项调查中,占比34%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的目的是就业前景广阔,而发自内心想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学术只占9%。
研究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基本路径
1.学术引领:以“民主”为基点,重塑和谐科研氛围
(1)创新师生关系,挣脱“权威”枷锁
研究生师生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导师作为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要引路人,其思想观念、科研水平、教学能力等深刻影响着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态度。作为老师,首先,要扭转传统的师生观,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念并适当引导。导师不能将自己局限在“教”的角色中,也不能只重科研,轻视引导。想要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要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起“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其次,应重新完善研究生招生机制。当前,大多数研究生都是通过考试获取读研资格,而在录取之后,师生双方仍然处于陌生状态。这种“盲婚哑嫁”的选择方式,不仅不能让导师们熟悉学生的思维模式、处事方式和性格特征,学生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科研能力不甚了解。因此,扭转师生关系,应从入学招生的环节开始调整,让师生双方有更充裕的时间了解彼此,作出最佳选择。
最后,师生关系的民主和谐与培养制度也息息相关。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人们难以保持初心,且量化的考核方式注重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文章的数量,进而使得学生难以兼顾科研的长期效益。与此同时,教师们也容易受到学校培养计划、目标管理的影响,让自己的科研工作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
(2)净化学术风气,发挥引领作用
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保障。灵感的迸发和真理的感悟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更依靠于和谐的外部环境。第一,学校应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质疑的精神。这就要求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一个安静、开放、包容的环境,例如定期开展学术沙龙、主题研讨活动、知识讲座等。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形成独立见解。第二,注重学校的育人本位。受到当前经济形势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并不是出于学习的目的迈入科研领域,而仅仅是逃避就业的无奈之举。在此情形下,学校要坚守育人功能,始终将培养人才作为重要目标。一方面,学校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从教学能力、科研水平、道德素养等维度严格要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为重塑学风提供有力依据。
(3)强化责任意识,更新育人观念
一方面,教师应跳出“教书”误区,树立育人意识。在西方,以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杜威的探究学习为代表的教学方式,主张在学习中强调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着眼于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因此,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承担起激发学生质疑精神的责任。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大胆发言的机会。受制于权力和职务,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与平等。所以,学生考虑到自身处境,常常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业为大”的观念,对研究敷衍了事,更不用谈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所以,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创新活动方式,如线上匿名交流、邮箱问答等,让学生与教师忽略身份的差异,大胆发表自己的主张与看法。
2.课程把控:以“兴趣”为指向,建构多维学科体系
(1)改善教学方式,加强思维训练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善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教师要扭转传统观念,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而不是照本宣科。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新的学科理念、研究方法融入课堂教学。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本领域的最新进展,也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第二,教师也应有意识地改善教学习惯,以归纳思维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以完成课程目标为目的,采用灌输式、讨论式的授课方法,并以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贯穿其中,很少采用某一生活化的实践案例去引发学生思考和实践。虽然学习抽象化的知识是作为一名研究生必备的能力,但这难以让学生有意识地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此外,教师不仅要加强课堂的思维训练和方法引导,还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加强与其他高校教师的交流,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2)打破知识本位,优化课程结构
首先,研究生兴趣缺失是造成其科研能力低下、问题意识淡薄的内在动因之一。因此,对学校来说,要增加选课弹性,尊重个性差异。一方面,课程的选择应多样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选择与自己思维方式、兴趣特征相契合的课程,帮助他们找到研究中的兴趣点,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课程的内容也应个性化。学校应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基点,按照不同学生的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课程门类。其次,要加强课程设施建设。一方面,在软件设施上,要丰富学生课程种类,拓宽课程设置口径。基于学生不同的培养目标,扩大选课范围,实现课程内容的精准化、差异化。并且,学校应提升教师授课待遇,改革薪资配置,激励教师打造优质课程。另一方面,在硬件设施上,要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同时,鼓励各高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
(3)整合课程内容,加强学科渗透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安排课程内容。在实际情况中,学生自己所研究的课题与课程内容是割裂的。学生难以从课程的学习中获取当前自身需要的知识,进而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听课。所以,课程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该研究领域本身,而应立足研究生当前关注的问题进行学术沟通和社会实践。此外,以问题为中心就要求动态管理课程体系,及时跟进本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不断调整课程内容。
二是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仍以“知识”为本位,内容陈旧,缺乏新意。所以,要跳出学科、专业的框架,以综合性、前沿性的视角更新教学内容。教师要做到“时教时新”,根据时势变化,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基于此,学生才能真正从课程中得到思维的锻炼,而不仅仅是修学分、攒课时。
3.个体呼唤:以“创新”为牵引,挖掘自身创新潜能
(1)矫正认知偏差,注重知识积累
首先,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者而言,要善于从两方面发现问题:一是从学科理论体系中发现问题;二是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所谓学科理论体系中的问题,是指就某一观点所产生的百家之言,而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是社会不断发展所产生的冲突与矛盾。所以,研究生不能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也应该关注交叉性的专业知识,了解社会中的前沿问题。
其次,作为研究者,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虽然,深厚的学术积淀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是成为一名研究者的前提条件,但如何从错综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提取出自己需要的关键线索,洞察力与探索精神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多数研究生而言,他们的焦点是自己擅长的专业知识,而对于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淡漠视之。所以,研究生要有意识地关注周围的环境,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最终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2)拓宽学术眼界,完善知识体系
一方面,研究者的理论背景与知识体系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力有很大影响,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就无法具备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的人来说,狭隘的知识面会束缚他们的思维活力,提出的问题也趋于表面化、肤浅化。所以,对于研究生来说,其需要在所学的领域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提出更深入的问题。然而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人们总是通过已有的知识来提出疑问、表达质疑。一个人的知识体系越健全、知识积累越丰富,个体的知识面就越宽广,也更能从错综复杂的问题表象去把握研究中的问题实质。
另一方面,作为研究生,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广泛阅读,从而形成宏观的知识体系。不仅要阅读自己专业的文献资料,也要博览其他专业的经典名著,让各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精”则强调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专业程度,也是知识的深度。在研究的过程中,博览群书只是为了扎实理论基础,要想真正提升科研水平,必须把握问题的关键,有针对性地查阅文献。
(3)面向社会实践,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的正确性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所以人文社科的发展必须以社会背景、文化环境为前提。树立问题意识,就要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入程度,在实践中产生新问题,引发新思考。首先,研究生要提升问题意识,必须将自己置身于社会实践。实践是问题的源泉,也是检验知识正确性的最佳方式。在实践中展开社会调查,才能真正发现社会发展中的疑难,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教育学中所研究的问题,往往基于社会生活的发展。因此,研究生只有深入生活实际,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
其次,要善于把握实践机会,积累学术经验。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研究生均面临着学术交流经验不足、社会实践匮乏的难题。因此,研究生应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夯实基础。与此同时,要多与导师交流沟通,从而让导师了解自身特质,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从而提升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以及科研能力。最后,要明确自我定位,涵养科研情怀。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老师只是方向的指导。所以,研究生要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最重要的是,要摒弃错误价值观念的干扰,善于发现学术研究的魅力,进而真正领悟科研的价值。
结 语
问题意识作为科学研究的“增速器”,不仅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且推动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目前,研究生在问题意识的养成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各方力量协同合作,共同提升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刘苏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培养调查与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3):94-98+103.
[2]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40-43.
[3]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37-40.
[4]范益民,艾兵有.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理性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7):10-13.
[5]赵本琼,谭天.社会科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路径探析[J].南方论刊,2020(9):73-74+91.
[6]张文燕.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现状调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0):56-61.
[7]杜保瑞,张雅迪.中国传统知识论问题意识之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10):57-64.
[8]颜冰,齐卿卿.文科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培养:基于研究性学习视角[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5):65-68.
(杨栩、王颖:宁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