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光掠过山头照进校园的时候,大河中学师生的一天开始了:操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呐喊的啦啦队、服务的志愿者……春季运动会热火朝天;教室里,沙沙作响的笔尖声、激情高亢的讲题声、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高考复习劲头正酣。

暮春时节,四周一片苍翠,大河中学宿舍楼上“大河扬帆 志存高远”八个大字显眼夺目。“这个校训激励学生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用今天的好好学习为明天走出大山铺就人生之路。”党支部书记曹正安说,为了这个育人目标,全校上上下下都铆足了劲儿。

这所位于汉滨区大河镇的完全中学,距离安康城区6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山区学校。在乡村振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大河中学一直在努力“不掉队”——2022年秋季开学前,一支由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和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10名教师组成的教育人才队伍来到这里,拉开了“组团式”帮扶的序幕。

“说实话,刚到这里的时候有点失落,因为它是22所‘组团式’帮扶学校中最偏远的一所学校,一路过来真的是‘山路十八弯’……”回想起刚来时的感受,校长蒋洪江仍旧有些感慨。不过,他和帮扶团队很快就由失落转为惊讶——在这样一个山区乡镇,竟然还有一所规模化、准现代化的中学,说明汉滨区委区政府重视教育、学校努力办好教育的初心弥坚。所以,帮扶团队到岗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深入班级、宿舍调查,通过家访了解情况,以便寻找到提高办学质量的切入点。

没过多久,帮扶团队就发现:大河中学留守儿童群体庞大,家庭关爱缺失,学生自律意识较差、自信心不足。“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反复磋商,提出了‘大德育’的工作思路。”蒋洪江说,大家一致认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养成良好习惯,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我们决定从‘两操’入手,切实解决集合缓慢、队伍松散、动作不到位等实际问题。”于是,引导师生提高“两操”重视程度,多方合力推动规范做操;为各班制作班旗,制定口号,展示班级文化特色……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大河中学“两操”面貌焕然一新,积极进取的校风校貌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开设各类体育社团,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让学生在提高体能斩获奖项中逐步树立自信,领悟尊重、团结、拼搏、协作的体育精神,课堂表现、行为习惯也有了明显转变。

“以体育带动德育的模式,是帮扶团队大德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促进了教学模式和育人理念的更新,为大河中学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滨区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说。

带着使命而来的帮扶团队,还将目光瞄准了大河中学的教师队伍,志在变人才“输血”为内部“造血”。2022年11月9日,大河中学“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签约仪式上,首批10名“组团式”帮扶教师与学校27名教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从此,帮扶教师充分发挥各自教育智慧及专业优势,努力创设多维教研空间,实施“教、学、研”互动,多方面引导受助教师自主成长;在此基础上,以素养导向及新高考作为学科培训的切入点,定期推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品教学示范课,开展推门听课、集体备课、家长访谈等活动,为大河中学教师输送“源头活水”。

一天天的努力换来一次次的进步:2023年,大河中学两名教师获区级教学能手,多人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受到表彰;163名学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98人,上线率位居安康市农村高中第一名。

作为帮扶团队的“领头羊”,两年来,蒋洪江为了让这所有着66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行稳致远,和管理团队一起探索现代学校治理体系,调整校委会工作机制,强化分工协作,明确岗位职责,激发了中层干部的责任心和年轻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协调各方力量提升办学条件,努力让师生们住得好、吃得好、学得好、玩得好,大大增强了校园环境育人的成效;还积极动员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贫困学生开展慈善捐助……

20240430114838669-87-ab02e.jpg

20240430114838749-25-3181b.jpg_scale.jpg

助力“大河扬帆”,帮扶团队接续奋斗。今年春季开学前,第二批9名帮扶教师轮换到岗,与蒋洪江一起组成新的团队,继续在大河中学开展“组团式”帮扶。新团队中有一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这让大河中学管理团队喜出望外——以后,学校不光能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了,还能一对一开展个体心理咨询,真正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让乡村教育也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通过各位帮扶教师牵线搭桥,汉滨区先后选派20名骨干教师赴常州武进区部分学校跟岗学习,提升能力素质;促成汉滨区10所学校与武进区部分学校结对帮扶,推动人才互动交流,持续推动苏陕协作—武进汉滨对口帮扶之路走深走实。“大河中学等部分学校拟建多媒体远程教室,实现远程互动、课题研讨、教育培训等互通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帮扶成效。”汉滨区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