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节奏飞快的当代社会,如果你内心常常会涌起被时代裹挟的迷茫感和无力感,如果你会经常不自觉陷入各种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并为此焦头烂额,如果你经常因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导致出现挫败感,甚至抑郁、焦虑……那么,不妨阅读一本书,这就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的著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在这本书中,作者借助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经典著作《柳林风声》的人物形象,讲述蛤蟆先生患上抑郁症后,在獾、河鼠等朋友的介绍下,去拜访心理咨询师苍鹭,并由此展开了十一次心理治疗,在苍鹭医生的循循善诱下,它从一开始的沮丧、挫败、抑郁,一步步地走进自己的童年,审视自己的内心,并最终在审视、思考中逐步走出抑郁,学会正视、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悦纳自己的故事。整本书既可以看作是一般读者了解心理学的一本入门级著作,也是一本教会我们回顾童年、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的成长性著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每个人的自我状态都是三位一体的复杂体:第一种是“儿童自我状态”,它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的,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两种形式,即“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前者是指儿童从呱呱坠地时就拥有的所有自然情感,包括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和恐惧等。比如婴儿饿了就会哇哇大哭、小孩子高兴的时候就会哈哈大笑等,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经后天学习。但是儿童出生一直到长大,他所要面对的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其中有很多因素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比如父母。为了应对这些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儿童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在后天发展起一种适应性情感。如果父母是那种很强势的人,对待孩子非常专制、暴躁,而孩子是弱小无力的,他无法战胜大人,尤其是自己深爱且依赖的父母,他们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妥协、取悦、道歉等,通过这样的顺从适应型行为来保护自己。这就是所谓的“适应型儿童”。

自我状态的第二个层面是“父母自我状态”,“父母状态”包含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与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人,尤其是“挑剔型父母状态”的人,他们往往将自己置于权力或权威的优势位置,总是批评别人、指责别人,愤怒、严厉。处于“父母状态”的人就像一个法官,这个法官一直在控诉别人,给别人定罪,然后顺理成章地惩罚别人。所以他们常常玩的游戏名称是“我好,你不好”。

第三种状态是“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的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处理事情。这三种状态构成了人格的结构,即三位一体的自我状态。

每一个生命都会经历从开始、中间到结束三个阶段,而开始的阶段往往会显著地影响后面的阶段。一个人大概从出生起到四五岁,在这期间所发生的一切都对儿童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会影响他个人的心理视角,即对世界的看法,进而影响他以后的人生成长。而一旦我们在童年形成了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去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和世界时,便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坐标”,我们会在之后的人生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会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通过筛选周围符合自身认知的因素,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我们的人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俗语讲的“三岁看老”可能也是这个意思。

当我们遇到与童年类似的情境和事件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调动“儿童自我状态”,你会再次体验到过去的情绪;当我们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基本上不是在挑剔别人就是在教育别人,用言行重复自己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所以在这两种状态下,我们实际上一直在重复,也并不需要我们做出努力和思考,只会条件反射般地作出相应的反应,所以我们从中并不能学到新的东西,也并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当然,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需的,都有价值。人们往往习惯处于前两种状态,因为它们不用费力气甚至不用思考,就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生就像一个舞台,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设定剧本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演出,直到我们在这种看似是无意识实则是潜意识的“演出”中将自己的人生一步步过成自己的“自证预言”。

其实一个儿童从出生起到四五岁,他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怎么看待自己?我好吗?”;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待别人的?他们好吗?”。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会形成四种情况:第一种是“我不好,你好”。这种人往往会处于低自尊状态,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自己好。生活对别人都好,就对自己不好。这种人习惯性地把自己想象成生活的受害者。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地记住悲伤和不快乐的事件,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他们往往热衷于玩受害者游戏:“我真不幸”“可怜弱小的我”“无论我做什么你都要爱我”……如果他们的行为导致周围人离开,那么他们就更加证实了自己是很差劲的不值得爱的。实际上这种人处于“悲伤的儿童状态”,所以他们很容易抑郁,甚至会做出极端的行为比如自杀。第二种是“我好,你不好”。处于这个心理坐标的人通常会占据权力或权威的制高点。他们热衷于玩:“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你怎么敢?”……他们是施虐者,常常利用任何时机制造能让他们评判或惩罚别人的情境。处于这种心理坐标的人大概率是“挑剔型父母状态”。这种人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机关单位里的领导和权威人士。他们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严厉的父母,把员工当成顽劣的孩子来惩罚。所以他们最极端的行为是“谋杀”。而且这类人往往从来不会抑郁。第三种是“我不好,你也不好”,这种人我还不太了解。第四种是“我好,你也好”。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念和行为,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会具备这三种状态,但是,对我们成长最重要的是“成人自我状态”,这也是最不容易具有、需要努力才能获得的一种状态。我们通过本书追溯过去,思考另外两种状态的来源,最终就是为了学会理性看待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正视自己现在的样子,并学会接纳自己的已有状态和情绪,学会接纳这样的自己。并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成人自我状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的情绪,给情绪一个出口,合理科学地宣泄情绪。学会悦纳自己,理性地处理事情,不断地在人生道路上成长!

作者单位: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