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人人,有教无类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初心,也是学校的价值所在。2023年,西安市翠华路小学与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教工作室开展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研究。这是笔者教育生涯中第一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就一个孩子的问题开展的课堂支持策略研究;第一次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只专注于此项目,并进行集中研讨。在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引领下,我们回到原点,问道方圆,用“在场教育”理念审视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实践为切入点,进而尝试构建“人人在场,融合发展”的差异教育。

一、理念变革推动教学质量推升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不少家长担心特殊孩子的存在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学校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为此学校借助日常交流、家长学校等契机,向家长科普孤独症的障碍性特质、随班就读的政策等,逐渐赢得家长共识。融合教育不仅给了特需生一次公平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可以增强普通孩子的同理心,教会他们学会包容,宽以待人。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特需生的融入使得班级的凝聚力空前强大。学生们抢着和特需生坐同桌;特需生上台展示,台下的学生自发鼓掌;特需生不在教室,马上有学生自主去找;放学时下雨,有学生帮特需生把帽子戴上……学生们感受到自身价值,变得更加包容和友善。

二、课程变革推动课程转型

(一)根据差异,定制个性化课程

理想的教育是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特需生的融入,倒逼我们走近具体的孩子。

1.多方评估。入学伊始,学校首先通过家长了解特需生的基本情况,又借助专业机构对其身心进行科学精准的测评,并根据评估结果,观察和解读其言行举止;其次,召集各科教师开展研讨会;最后,给出特需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心”出发,制订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案。

2.入学适应。完成入学适应是特需儿童融入学校教育的第一步,为此,学校实施了“三级递进”教学改革,将多样游戏融入学习活动,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开展“玩式学习”,促使其在环境、教师、同伴的共同作用下,逐步适应小学生角色,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比如,教师在语文课上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学习知识游戏化、朗读角色化、故事表演化;数学课上,教师要注重任务生活化、学习竞赛化、过程操作化;体音美学科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资源营造学习情境,借助故事情境串联教学环节,借助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借助学具游戏促进师生互动等。

3.定制课程。将个体的教学方案体现在每节课的教案中,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备课时,教师要尊重差异,创设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学习空间,供学生自由选择适切自身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要强调隐性关注、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强调集体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作业设计应从整体性与个体化、达标性与拓展性、补偿性与发展性三个层面着手,做到特需学生一生一教案、一生一作业。

以特需生小梁同学为例,他在行为控制力、注意力、与人交流等方面明显不足。为此,我们专门为他设计了个性化课程,其中的“魔法视觉课”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和活动来完成注意力训练,刺激其口、耳、心并用,锻炼其思维反应能力。经过一年的课程训练和追踪测评,他的视觉、听觉、知觉和专注力、耐力都有很大进步,如语文的听说读写表现良好,数与代数领域能独立完成各种运算等。

(二)深度对话,营建良好的生命场

1.深度对话。每个生命个体都具备更加健全发展的可能性。融合教育的目的是将个体内在蕴含的可能性激发出来,而对话是最为自然恰当的方式。翠华路小学课堂强调用真正的对话展开,这也是“在场教育”的应有之义。特需生不愿与人交流,同时也伴有行为问题,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整合资源,开展教师、特需生、伴学同学三方的对话交流,在对话中融入师生情谊,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交往行为。

2.构建场域。深度对话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教育场域,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小梁同学为例,刚开始上课时,他并不“在场”,眼神四处游离,不愿跟人说话,即使说话最多也只有四个字。怎么教?我们通过耐心对话,创设教学情境,施以适当引导,渐渐地,小梁同学由原来的不正视、没反应、不回应,发展为可以与老师四目对视、有所反应,再发展到能够主动“出场”,能说54个字的长句来表达想法。场域的营造,让小梁同学渐渐对周围有了感知,从混沌中走出,日渐产生了自我意识。

一次,班主任老师故意开玩笑说:“小梁,今天多带的这件衣服送给我吧!”小梁同学说:“你不适合!”老师说:“可以的,不信我穿给你看!”说着就穿起来。这时小梁同学很自然地说:“我给你拉拉链。”孩子第一次连说了两句话,老师非常欣喜。孩子有了表达的欲望,而且完全符合当时的真实交际情境,在对话中体现了孩子语言的发展。

三、教学变革推动教研科学化转型

(一)“在场”赋能教育智慧

随着教育生涯的延续,笔者发现教师、学生、教育场三者之间总有一层无形的“隔阂”,这种无形的“隔阂”像电力传输中的“信号衰减”,使教学成效大打折扣。为了破解这一“隔阂”,笔者引入西方哲学的“在场”概念,这是教学中的智慧,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在融合教育实践中,“在场”对师生主体意识的唤醒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具有极大的价值。

记得有一次,小梁同学说同桌把他的练习本撕破了,经过核实,是他自己撕破的。从“在场”视角观察,很容易发现他有了主动分享的意识,只是尚需厘清思维和训练表达能力。小梁同学不能复原事实是因为他的短时记忆能力不强、思维混乱,同桌是他的助学伙伴,也是他最熟悉的人,所以他会不由自主地说是同桌撕坏了他的练习本。透过“在场”中的“诬告”和主动分享,我们感受到孩子的明显进步,备感欣慰的同时,也明确了接下来需强化孩子的记忆和是非观。“在场”,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

(二)“在场”变革,推动教研转型

“在场”的过程就是“去蔽”的过程。怎样“去蔽”?读一读小梁同学的班主任任老师的教学日记就会明白。如果说任老师的日记是一方小小的舞台,那么小梁同学就是剧中的主角,他们忧喜与共。老师引导着学生,学生也在影响着老师。融合教育使老师看到了更多生命的不同,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也激发了老师们教学研究的热情。翠华路小学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总结编写了《随班就读学生课堂教学支持38问》,致力于帮助广大老师读懂特需生的表现,解决特需生的问题,破解对特殊教育的困惑。

融合是挑战,考验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智慧和教学水平。融合是机会,促进老师专业提升,助推学校现代化转型。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