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工程是西安教育的创新品牌,本园作为市属幼儿园,省级示范园,秉承“幼有优育、点亮未来”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园际联动、均衡发展”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带动区域外、区域内“+校”,团结合作,共同提升。“名校+”资源共享共建理念,为探索实践“名校”“+校”融合发展、教师成长、幼儿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名校+”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分析

通过线上小程序向“名校”和“+校”的管理者、教师发出调研问卷,收集有效问卷161份,其中管理者31份,教师130份。内容涉及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对“名校+”的认识、实施途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实施效果等。

参与问卷调查的青年教师占75.38%,中年教师占22.31%,即将退休的教师占2.31%;76.15%的教师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且属于初级教师,受教育程度多为本科;81.54%的教师表示参加过“名校”组织的培训活动,在“名校”指导下,开展园本课程建设、园本研修、主题教育以及安全培训、档案整理等活动;85.38%的教师认为教师队伍素质有所提高;83.85%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管理有所改进;89.23%的教师认为本园既能借鉴吸收“名校”先进的文化理念,又能保持自身文化的相对性。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幼儿园管理者中,园长占16.13%,副园长占9.68%,中层管理者占74.19%。在了解幼儿园是否开展过“名校+”园长专项工作会议,经常召开占比为58.06%,每学年召开会议占比38.71%,说明幼儿园在“名校+”的工作安排部署上还需加强。58.06%的幼儿园管理者认为,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有所提高;61.29%的幼儿园管理者认为,幼儿园管理水平、内涵发展等有所提高。

两组数据表明“名校+”工程的实施,自上而下破除了管理者和教师思想观念的封闭障碍,系统规划、逐步推进、融合共进,全面促进了“名校+”共同体所涉及教师在教学科研能力、基本功、教学活动,综合管理、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对发挥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幼儿的学习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师素养不断提升。除此之外,教学评价改革比较薄弱,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建立监管评价机制及巡查机制。

二、“名校+”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探索

1.健全机构。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名校”的领头雁作用。与“+校”深入沟通,组建“名校+”工程领导小组,由“名校”园长任组长,“名校”副园长和“+校”园长任副组长,中层干部任组员。下设“名校+”工作专班办公室,具体由主管“名校+”工作的副园长负责统筹并推进具体工作,配备“名校+专干”1名。

2.专班会议。了解各“+校”的帮扶需求,确定帮扶方向,列出时间表和任务清单,量身定做帮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校”园所晋级、教师成长、教育科研、卫生保健、文化内涵、规范办园等工作。各部门在总体方案和计划的基础上建立对接机制,责任到人,安排部署并形成帮扶子方案、计划,力求通过“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全面提升“+校”的办园品质。

3.科学推进。采用捆绑式帮扶、贴身式指导的方式,实现“一统筹、两统一、六同步”的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以输出“名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管理为核心,以输出优秀队伍为关键,深入推进“名校+”工程,让更多幼儿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学前教育,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切实提升“+校”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质量。

“一统筹”即专人负责、统筹安排。扎实推进落实“名校+”工程的各项工作,建立完善专项管理制度、考核机制,合理使用资金等。

“两统一”即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制度建设。从园所管理、园所文化、安全卫生、档案宣传、营养膳食等方面加强交流沟通,复制优质资源,提升办园品质。

“六同步”即同步教学计划、同步课程安排、同步备课教研、同步教育活动、同步教师培训、同步教学评价,全面提升“+校”的保教质量。

4.调研回访。“名校”牵头,“+校”参与,组建专家小组定期深入“+校”调研回访,检验帮扶成果,及时发现问题,现场反馈研讨,有的放矢的调整工作策略,为“+校”发展打开瓶颈。

三、“名校+”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有效对策

随着“名校+”工程的深入推进,破解“名校+”工程推进中的体制机制问题,探究“名校+”工程实施过程中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管理策略,从教育资源制约,体制性障碍等视角,对“名校+”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优化,初步形成有本园特色的工作模式。

1.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校”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计划,确保周周有推进、月月有活动,通过“四个坚持”有力推进“名校+”的具体工作。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实施专家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坚持“捆绑式合作、贴身式指导”,开展岗位对接培训;坚持“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骨干教师”三级引领,将优质资源入驻“+校”,加快教学质量提升;坚持“安全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宣传、食堂管理、校舍环创”五融合,强化综合管理。

2.邀请“+校”参加“名校”组织开展的师德活动。教师基本功培训、示范课观摩研讨、卫生保健、膳食营养、安全防范、档案整理、信息宣传等不同类型的活动,邀请“+校”参加“教师节”“青年节”“七一”“十一”等节日庆祝活动,同台展示;邀请“+校”教师、幼儿参与韵律操展示、趣味运动会、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内容涵盖幼儿园工作的各个方面,“+校”通过参与活动既借鉴吸收“名校”先进的文化理念,又能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同时积极为“名校”“+校”的教师、幼儿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促进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进感情,同时也润物无声地把“名校”的管理文化、教育理念等传播给“+校”,帮助其内涵发展。

3.输出省市教学能手承担“+校”转任交流工作,让名师工作坊、工作站走进“+校”,搭建“+校”教师跟岗实践的平台。开展浸入式活动,手把手地从日常点滴中引领带动,如园所环境的创设、区域活动的开展、日常保教的组织、课题研究的申报、园所信息的撰写与发布等,切实将“名校”优质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等传播到“+校”,以提升“+校”教师的综合素养。

4.移植特色活动到“+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将家园共育品牌——侯爸工作室活动,如“父爱教育沙龙”“跟着爸爸播种爱”等在“+校”广泛开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广泛传播,积极号召父亲参与幼儿成长与教育,让父亲陪伴成为流行。

推行“名校+”工程,使“+校”变强,“名校”更强,为了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我们一直在努力。

作者单位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