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思政是把音乐教材中出现的思政理论知识、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等思政元素与音乐课程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达到育人目的。音乐教育的核心在于“以美育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传统初中思政教育的特点是关注思想性、政治性与理论性,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让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灵活性、趣味性与创新性等特点,受益于音乐课程的参与性、体验性等实践特点,音乐课程思政有着特殊的优势。发挥好这种优势,不仅对提升音乐教育质量意义重大,而且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课与思政课的关联性

中小学音乐课是一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通过聆听、表现、编创等审美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藏于音乐中的美与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即动之以情。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即晓之以理。音乐课和思政课都具有陶冶情操、塑造品格的作用。

中小学音乐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兼具工具性与文化性。教学中不仅有歌曲乐曲的欣赏与教唱、乐理知识的教授和学习,除综合了舞蹈、影视等姊妹艺术元素外,还包含了民族地域、历史文化、时代背景等人文内容,富含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感恩奉献教育等思想情感和教育素材。将音乐课与思政课有机融合,可以使思政课中抽象的理论概念具象为直观的音乐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挖掘和理解音乐教材作品中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生命健康、感恩奉献、文化传承等人文内涵,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实现音乐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相统一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二、音乐课与思政课学科融合的现状

对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学科融合一词并不陌生。早在2001版课标中就有了提倡学科综合的说法;2011版课标修改为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这里的学科综合是指在教学中实施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以及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为了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大多音乐教师都会将激发学生某种情感、培养学生某种态度或品质之类的语句写进教学目标,有意无意地进行着音乐课与思政课学科融合的尝试和实践。但往往会存在以下误区。

(一)“大杂烩”式的音乐课

有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综合了诗词、地理、历史、美术等大量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仿佛“大杂烩”。笔者曾经听过一节《长江之歌》公开课。执教者以纪录片《话说长江》的片段导入课题,之后通过标注有长江流域的中国地图,详细介绍了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区市后,在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的流程路线;还展示了大量的关于长江的自然风光图片和风土人情视频,让学生欣赏和了解长江各流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教师用地理知识逐句解读歌词,反复朗读歌词以让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却没有用音乐要素指导和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蕴含的对长江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整节课被大量的地理知识、风光图片视频、朗读朗诵等所充斥,而这节课应解决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反而被忽略。这种音乐课堂上简单的“加法式”的思政综合,冲淡了应有的“音乐味道”。

(二)“结尾拔高”式的音乐课

还有的音乐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符合课程思政要求,生硬地在结束部分加上一段拔高的论述或者说教。听过一节《青春友谊圆舞曲》公开课。这节课的执教者从圆舞曲的得名、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歌曲的曲式结构、以大跳、小跳为主穿插“级进”和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等音乐要素和知识等方面层层递进,使学生在能够准确把握音准、节奏和情绪的基础上演唱歌曲,获得了本节课应有的音乐关键能力。整节课从导入到新课教授,再到课堂练习巩固,都没有任何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政渗透,直到下课前,教师才以一句这首歌表现了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作为结束语。这种与教学设计完全脱节,为了拔高而拔高的思政综合,根本无法实现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音乐课与思政课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

(一)在歌唱课中与思政课进行融合

演唱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易于接受并乐于参与的学习形式。因此,在歌唱课上进行思政内容的有效融合,可以很好地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彩云追月》为例,这一单元题目为“国乐飘香”,编写的主要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族乐曲之美,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歌曲《彩云追月》是由同名乐曲填词改编而成的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学习和演唱本首歌曲,不仅有利于学生感知和记忆民族器乐曲经典作品《彩云追月》主要旋律,还能够通过二声部的音效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引导学生联想浩瀚夜空的多姿与神秘,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器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同时,二声部合唱的训练更是一个教会学生倾听、尊重、合作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在学生对两个声部旋律、节奏、音准有了各自的把握后,要引导学生聆听并寻找两个声部在音量、力度等方面的平衡点。既要求每位学生对关键音乐能力的掌握和应用,还需要学生在参与合唱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聆听调整个体对音色、音量的控制。学会彼此聆听、彼此尊重,强烈的集体意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中华传统文化审美认知,等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可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融合进来。

(二)在欣赏课中与思政课进行融合

欣赏课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另一主要课型。欣赏课能用多种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现音乐的魅力和美学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内心情感和作品情感产生的碰撞和共鸣,理解音乐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提升文化理解素养。如教学《小调集粹》这一单元时,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对比南北方小调不同的旋律风格、调式特点和方言特征及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认识小调节奏规整、曲调细腻、表现手法多样的艺术特征,了解某些小调曲目在传播过程中成为戏曲、曲艺的唱腔和民间乐种的主题和曲牌的现象,小调较之号子、山歌艺术有着更为成熟且富于变化的特点外;还要从不同地区小调民歌的歌词和旋律中,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方言、历史、风俗、传说等,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歌乃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此外,教师还可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挖掘每一首作品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欣赏课中进行思政融合,不仅可以纠正学生认为欣赏课不重要的错误认识,还可以使其对欣赏曲目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更为深刻的层次,在丰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三)在“第二、第三课堂”中进行学科融合

除音乐课堂外,第二课堂的校内社团、兴趣小组和文艺活动,第三课堂的研学实践等都是音乐与思政有机融合的有效载体,所以要努力做到深入第一课堂、融入第二课堂、延伸第三课堂。为此,音乐教师可以紧扣重要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以传统民歌、革命歌曲及展现新中国发展成就的创作歌曲为主要内容,包括将学生喜爱且传唱度高的正能量通俗歌曲引入学生的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抓住中小学每年开展的“红五月”合唱比赛、艺术节展演、“庆国庆”配乐朗诵等大型活动契机,在曲目的选择、节目的编排等过程中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实现以美育人的课程理念。在开展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研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在田间劳动过程中让学生齐唱《军民大生产》,感受号子强有力的劳动节奏,理解战争年代军民一心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艰苦奋斗的乐观精神;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中,用《一二三四歌》统一步伐、振奋精神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歌曲的代入感,树立服从大局的集体意识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担当等。充分利用“三个课堂”进行音乐课与思政课的融合实践,在达到音乐课程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作用的同时,实现和升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总而言之,要做到音乐课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一是要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精心选取教学内容;二是要以提高学生情感体验为核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三是要以“三个课堂”为突破,升华文化理解价值观塑造。音乐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以“三个课堂”为载体,充分熟悉教材,挖掘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蕴含的文化思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年龄特点等,确立明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既生动地让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音乐课程中体现出来,又能做到突出学科特点,不无限扩大和拔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免使音乐课变成说教课、政治课;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理解、掌握、体验、表现等,上升到思想的净化,情感的升华;解决学科融合中的“两张皮”问题,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

作者单位  西安市雁塔区第二学校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