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方式都各有不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体验的活动。为了贯彻这一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个性化阅读的策略,还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完善教育理念,掌握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完善个性化阅读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什么是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深入交流和互动。由于每个读者的经验、兴趣和观点不同,他们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会因人而异,这就产生了个性化阅读的现象。个性化阅读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对其定义也有所差异。例如,鲁洪生学者认为,个性化阅读主要是指充分尊重读者的选择和解读开展的阅读。在这种观点下,读者可以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方式和方法,并且能够自由表达和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或感悟。张尚兵学者认为,具备自主性、批判性、创造性及探究性的阅读可以被视为个性化阅读。这种理解强调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自主性意味着读者能够自主选择和控制自己的阅读过程。

根据上述分析,个性化阅读主要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或兴趣进行自我感悟、思考和分析的阅读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基础上,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换句话说,个性化阅读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初中语文采用个性化阅读的优势

从理论上来说,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改革。从个性化阅读教学出发,教师不仅要了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特点,还要系统地阐述其理论基础,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演变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这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学术水平,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实践上来说,个性化阅读为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思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多种弊病,个性化阅读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还能够促进高效课堂的开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

三、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

首先,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标的内涵,只是停留在表层。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情感,而是把学生的情感固定在标准套路中。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化,过于僵硬。最后,教学语言过于口语化,没有特色。

2.对教学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教师对教学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营造和谐的阅读教学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创造教学环境的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课堂过于单调、枯燥,没有把该有的教学氛围营造起来。

3.感悟文本的方法不科学

很大一部分教师对于感悟文本存在一个盲区,认为语文课堂只要把内容弄懂就可以了,感悟文本的方法还很不科学,需要改进。

4.阅读方法欠缺

学生阅读时方法不当,教师没有进行指导训练,导致阅读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二)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1.多角度解读文本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很欠缺,从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的能力还不足。

2.学生的阅读量还过少

学生的背诵量与课程标准的规定相差甚远,他们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很少。

四、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尊重个性化的教学情感

情感通常指人对待客观事物的观点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感性和理性的反应。教学情感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个性化的情感态度和观点。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学情感有着重要的地位。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过程,教学活动就是师生共同“批文”的过程。要想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批文入情,教师就要有独到的语言文字解读和驾驭能力。在示范朗读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句子的起伏、停顿和重音,使句子读起来更富有表现力和韵律感。在这种富有个性化的解读和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学生的阅读热情十分高涨,他们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在潜移默化中就会爱上语文课堂,爱上学习语文。

(二)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吴亮奎认为:“教学生活的理想境界是教学创造,教研是实现教学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个性化阅读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因此,教师也必须具有教学创造意识。阅读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多读一些与自己专业相符的经典书籍,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时,教师可以用一段深情款款的文字导入新课,也可以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引出课文,还可以直接用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引出课文。这些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得不对语文喜爱有加。

(三)重视个性化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学的第一要素,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是运转整个课堂的重要手段,教学语言对于课堂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富有情感。潘建华则认为:“情境教学具有很多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最能打动人,也是最能影响人的东西。中学语文教材精选的经典的美文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阅读,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引导,学生受益匪浅。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给人的感觉是沉郁、悲壮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被子已经使用多年,就好像一块铁那么硬,而自己的小孩子睡相不好,被子都被踢烂了一个窟窿,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每每读到此处,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教师在朗读这首诗歌时,语气应该是沉重的。读到上述四句时,声音应该是哽咽的。整篇诗读下来,学生被教师营造的阅读氛围和情境深深吸引,他们很快就会进入阅读情境,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四)加强个性化阅读感悟训练

感悟是指人在经历某些事情后,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感想和觉悟。换句话,就是学生在阅读中的直接感受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自主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尊重学生别具一格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彰显学生的个性。例如,《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没有写母亲伟大的字眼,但却是处处见伟大,作者不露声色地把母亲勤劳、俭朴、仁爱等美德淋漓尽致地流露在字里行间,并用自己革命的一生报答母亲的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的小事中找出主题:爱,母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于母亲的爱。还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爱,并学会感恩。

总之,个性化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有效引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致力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同时,教师要积极开展参与性、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