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第二学段指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为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的识字任务,国家免费为学生配发了《新华字典》,足见国家对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字典运用能力重视程度。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进入三、四年级后,就会把字典放在一边,不会用、不想用的现象较多。笔者走访了4所城乡学校的100名三、四年级学生,通过调查问卷、交流沟通,了解到学生不爱用字典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三年级学科知识较二年级大幅增加,学生学习任务很重,56%的学生不愿为一两个生字浪费时间去查字典,他们觉得问老师更快。二是进入中年级后,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幅增加,从拼音读本的低段课外阅读到纯汉字的中段课外阅读,生字量的增加让学生的阅读兴趣迅速减退,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影响较大。那么,如何帮助中段的学生养成良好的查字典习惯呢?笔者经过走访调研,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抓起。

一、巩固提升重衔接

魏书生先生曾说过:“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可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对学生将来的幸福人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科学运用教学技巧,平滑过渡,将低段与高段查字典教学无缝衔接。例如,二年级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两种方法。在三四年级教学数笔画查字法时,教师可以相机对三种查字典的方法进行强化,还可以采用儿歌、情境剧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查字典的方法。有了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学生就能轻松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在学习、阅读中遇到不会读的字、不会写的字、不知道意思的字时,他们就会灵活使用三种查字法,从而养成良好的查字典习惯。

二、培养兴趣抓运用

1.运用儿歌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儿歌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打头字母定音部、再找音节看《索引》,按照例字找同音,对照页码翻正文……学查字典并不难,偏旁部首看端详。没有部首查起笔,形声字儿查形旁……定部首,数几笔,部首目录找到它。部首外,再数数,检字表中找门牌;快快看,快快翻,找到正文找到家。

2.生活实境调动兴趣

例如,让学生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并说一说它在哪儿。“鼎鼎百货”“昊天大厦”“灞河公园”“沣华熙城”等,学生支支吾吾读了起来,对它们的意思懂一些但难以说出来,教师相机引入有趣的查字典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巩固查字法,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借助多媒体强化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科幻读物《小灵通漫游未来》,文中有几个字小王同学不认识,此时,教师可以顺势要求学生查字典。“呦,坏了!我找遍那鼓鼓囊囊的挎包”“门就‘嘭嘭嘭’开了,她打开门发现地上有一个快递”“还有我们的跳水梦之队、国乒队在赛场上更是霸气十足、威风凛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通过工具书和语言环境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还在情境剧表演中体验角色,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要好好地学”。

三、课堂渗透学促学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在长期的训练中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现场应用字典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时,“棕红色”是一个新鲜词汇,文中有注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知道了“棕”的意思棕榈树,他们结合词语的意思就能得到“棕榈叶枯萎后的颜色”的理解。通过这个词义,他们就会理解“为什么我穿的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愉快地蹦跳、歌唱?”从而感悟作者当时的心情。又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划过来、划过去”中的“划”字是需要学生新掌握的多音字,经查字典学生知道它有“拨水前进”“把整体分开”两个意思,文中读二声取第一个意思。学生理解了句意,他们就能想象到大龙虾在清澈的海底威武地游动的情境,还能感受到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以及祖国的幅员辽阔。

四、任务驱动练促能

学生熟练掌握了三种查字典的方法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教学活动,给学生定目标,分任务,让学生从中反复练习,形成查字典的思维定势,让查字典成为学生自然的学习习惯。例如,在中年级段,教师可以组织“过五关斩六将”拼音查字法大比赛、“帮助小熊找家乡”部首查字法大比赛、“你追我赶当状元”笔画查字法比赛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查字典比赛,获胜学生(小组)全班鼓掌激励,落后学生(小组)在班上读(背)查字典方法等。这些趣味性的比赛和激励性的措施,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在练习中很快就掌握了几种查字典的方法,并能灵活地将其运用于课内外学习和阅读中,让查字典逐步成为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在熟能生巧中提高了自身使用字典的能力。

五、开展活动趣促“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求知、探索、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1.课内温习查字典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唱大写字母歌、背拼音字母表、拆汉字偏旁部首,组织查一查、比一比、评一评等查字典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字典的用法,帮助学生巩固常用的三种查字法。还可以为学生讲解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汉语工具书《辞海》的价值,让学生感受祖国灿烂悠久的文化。

2.课外培养查字典习惯

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结合学情备好教案、学案,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强化课前预习、创新设置课外作业。同时,要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科学地设计一些求异性作业,如一字多词、一字笔顺、一字多音多词等。将以前机械重复的课后作业灵活设计为新课预习,利用学案引导学生查字典,自学课文,鼓励学生在字典中找答案。

六、家校沟通筑合力

良好的家校沟通,才能使家庭、社会、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1.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教师可以借助家长会、家访等宣传《家庭教育法》,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方法,介绍学段语文教学目标,让家长认识查字典的重要意义,以督促学生将字典带在身边、用时即取,保证在校学习、在家阅读都有字典可用。

2.引导学生处理好资料与学习的关系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某些教学辅助用书将字词、句段释义等资料都涵盖在内,学生查阅时很方便,使用时也不需要动脑筋。教师安排的预习课文任务,学生只要有一本辅助用书,就能快速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不爱动脑、过度依赖教辅资料的坏习惯,他们的识字能力也会越来越差,对字词的理解更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作业照抄、作文照誊、问答照读,学生慢慢就会丧失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成绩下滑。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教学辅助用书,科学使用《新华字典》等工具书,帮助学生处理好学辅资料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让查字典的习惯成为自然,让查字典的方法受用终身。

总之,语文是各类学科的基础,汉字是语文的载体和核心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落实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中关于“借助字典理解生词意义,借助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情意”的要求,充分发挥字典的功效,用活查字典“六步法”帮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识字和自学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受益终身。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乡县教育发展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