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产业已然成为各国主力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培养专业化、复合型、实践型文化产业人才是题中之义和当务之急。如何提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成为亟具价值的实践议题。本文以项目制教学理念为根本,在探究项目制教学法与实践教学的耦合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普遍困境,据此提出通过项目制贯通和整合实践教学,变革实践教学模式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项目制;实践教学模式;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国主力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国家间日益加剧的软实力竞争的双重背景下,培养专业化、复合型、实践型的文化产业人才是题中之义,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在此背景下,不少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根据历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统计,截止2022年,全国有218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本科高校[1]。这一方面呼应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导向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能力培养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重要意义与关键作用。如何提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成为亟具价值的实践议题。

1. 项目制教学法与实践教学的耦合关系分析

项目式教学理念源于杜威“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教育思想,将管理学领域中的项目管理延伸至教育领域,通过项目设计还原现实情境,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习得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2]。项目式教学理念突出三个特征:实践性、综合性与学生主体性,与实践教学目标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高度契合。

首先,项目制教学以真实的工作空间为图本挖掘教学资源,内容来自现实工作情景中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而不是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建构的课程内容[3]。它能够最大程度上还原真实工作情景,创设真实工作任务,展示典型工作问题,为学生创设实践场域,在其中设身处地感受到知识的实际用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其次,项目制教学往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沉浸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所设置的“项目”包含不同学科、多门课程的知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类知识、调度各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远迁输出与融合互通。项目制教学过程的实现,从项目设置、方案设计、组织实施、评估反馈、效果评价,既需要夯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又需要决策、组织、沟通等管理能力;且复杂项目的完成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更是如此,故项目制的综合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

此外,项目制教学颠覆了传统的师生传授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和以课堂上传授知识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和以实际操作为中心”。由老师设计教学情境,以项目的生成、探究、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4];学生充分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在项目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体验问题解决的路径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技巧,不仅夯实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同时有助于培养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等综合实践能力。

2.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困境分析

教学模式亦称“教学结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实施方案等基本要素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一种可执行应用且稳定的范式体系。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指在一定的教学理念和理论的指导下,模拟真实工作情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而形成的较稳定的、可操作化的实践教学范式体系。不断汲取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总结实践教学的成效与不足,变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关键。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文化创新能力、战略思维的高级管理人才,能够在文化产业领域从事策划、营销、管理等实际工作。但是,实际“毕业生就业难、行业用人难”的供需两难问题依然突出。究其根源,主要在于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实践技能不足最终导致大量毕业生无法达到行业的用人要求。

(1)实践教学目标泛化

培养既懂文化又懂管理、经济的复合型人才是绝大多数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5]。这种跨学科、宽口径、全方位的培养目标设置,由于涉及领域过于广泛,又受限于培养时长、师资条件、实践教学资源等限制,往往广而不深,泛而不精。在具体开展实践教学时,难免疲于应付,流于表面,与实践需求的对应性不高,难以扎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2)实践教学内容零散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多为理论课程的附属部分,一方面在时间分配上导致理论课程设置占比较大,实践课程占比过低,学生缺少实践训练的机会;一方面有限的实践教学环节也被分割为课程实践教学为单元,受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限制,实践教学环节被割裂为若干零散单元,此种形式只能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受限。

(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梳理许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发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多以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文案策划为主,这些实践教学形式还是以考察、训练学生“用文字或图形、数学公式来表达的”最为常见的“显性知识”,与实践工作情景距离较远,不利于学生对能够迁移到真实的实践情景中的“默会知识”的掌握,不能有效培养学生未来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

(4)实践教学资源欠缺

就地方高校而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跨界而来,教师既不具备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也缺乏文化产业从业经历和行业实践的经验,在实践教学上能力储备不足[6]。一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外部资源,如学科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企业实习,未能以制度化的形式整合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

3. 基于项目制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普遍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故强化实践教学环境,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与基本遵循。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存在实践教学目标宽泛、实践教学内容零散且与实际需求脱节、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急需改进和创新本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理念突出三个特征:实践性、综合性与学生主体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高度契合,通过项目制贯通和整合实践教学,变革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改善实践教学效果,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对标行业人才需求,构建模块化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训定位,洞悉文化产业行业发展动向,调查对文化产业管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力要求,据此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标准,尤其是实践能力框架。要把实践能力放在与理论知识齐平的位置,而非将实践能力培训置于知识学习的延展或者补充,围绕行业人才需要、能力要求构建实践能力框架,跳出理论课程设置的框架,以免实践教学培养的实践能力距离真实的工作场景太远,或者被理论课程割裂成破碎的方法、技巧。具体地,采用项目制教学理论中的“整体单元教学”思想,将职业工作岗位中工作内容、典型任务,拆解成不同的任务模块,如文化项目决策、管理运营、市场推广、人员配备等,据此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组合模块,指导实践教学的开展。

(2)梳理专业知识体系,构建文管专业实践项目体系

依据构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框架,以及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从实践项目的情景模拟性、实践项目与理论学习的衔接性、实践项目覆盖技能的进阶性、实践项目专业方向的多样性等多维度综合考虑,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项目体系。具体的,包括市场调查、统计分析等基础性实践技能训练项目;文化创意与设计、新媒体运营、会展策划与运营、公共关系等专业实践训练项目;以及文化资源开发、文化项目运营、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公司运营等综合实践训练项目。纵向上,建立覆盖“基础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知识与能力”的多层次实践项目体系,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由低级向高级平行式与互动式进阶。横向上,建立覆盖“课程训练+学科竞赛+综合竞赛+企业实训”的多领域实践项目体系,整合各类实践资源;横向上,构建“学、赛、研、产、创”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3)推进项目制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情景化水平

依照项目制教学法的要求,大力推进项目制实践教学改革,每一位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应深入研究实践教学任务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关联,设计仿真、有效的实践训练项目,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其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践问题,并通过评价方式改革引导学生在参与实践项目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投入、锻炼、提升。真正做到实践项目与行业文化项目结合,创设 “真实情境”,最大程度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在自主进行项目运行过程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4)拓展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实践项目训练层次

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校企合作,从用人端不断收集、反馈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不断更新实践能力框架;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在真实现场进行实训课程实时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与企业合作创设综合性实践项目,让学生及早融入真实工作情景。一方面,实施学赛融合的实践教学,鼓励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在比赛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培养造就“双创”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龙晓璇,韩东庆. 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迈进——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反思 [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9 (02): 79-82+86.

[2]陈丹丹,许之民. 技术赋能教育革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英国开放大学《创新教学报告》(2020版)解读 [J]. 成人教育, 2021, 41 (01): 20-24.

[3]马丰国.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式教学”——以“原电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 [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1, 38 (12): 20-21. DOI:10.19935/j.cnki.1004-2326.2021.12.007.

[4]高文. 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模式在《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 16 (33): 121-122+149. DOI:10.14004/j.cnki.ckt.2020.3401.

[5]邓军. 艺术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定位探究 [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2): 30-34.

[6]刘红.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评估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DOI:10.27159/d.cnki.ghzsu.2020.003261.

本文系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贯通与整合:基于项目制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3jyjx107)的成果。

作者简介:李和波(1990-),女,陕西商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与管理。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