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数字人才缺口约430万人,预计到2025年,人才需求将达900万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人才痛点是企业发展绕不开的难题……

近日,一场由中国智能制造领先企业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西安文理学院组织、行业参与,解决高端制造人才紧缺问题的研讨活动在西安举行。与会人员认为,校企携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破解高端制造“人才荒”的最优方案。

高端制造人才需求发生变化

“智能制造属于传统制造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行业人才缺乏已成为智能制造发展的瓶颈。人瑞人才与德勤中国联合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当前智能制造数字人才需求高涨,有50%受访企业表示供不应求。预计到2025年,该行业数字人才缺口达550万人,人才供需比为1∶2.6。”2月27日,西安文理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凌向记者介绍。

刘凌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省级一流专业带头人,也是秦创原“工程机械表面工程与智能再制造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多年来,刘凌致力于解决陕西高端制造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深知企业对人才的渴求。

“与传统制造相比,智能制造属于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智能制造技术包括自动化、信息化、互联网和智能化4个层次,需要人才懂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计算机、物联网、光电检测等多种技术。本科生仅凭4年的在校学习,很难掌握全部相关理论。高端制造人才需要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培养,至少要完成本科、硕士培养。”刘凌分析了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形成的主要原因。

“智能制造企业期望的中高端技术人才,除了具备智能制造通用知识体系、知识与技术融合能力、用数字化手段推动业务发展的前瞻能力外,还需要具有跨界寻求解决方案的创新能力。”刘凌认为,一边是智能制造高速发展带来的求才若渴,一边是专业人才在校培养难度不断加大,多种原因叠加造成了人才短缺。

人才与产业需要精准对接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为智能制造产业输送了大量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但也存在行业对接度不高,培养的毕业生“水土不服”的问题。

汇川技术副总裁张卫江表示,企业往往要面临毕业生专业能力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低,后期培养周期较长等问题。

为了解决智能制造企业和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汇川技术于2022年开始与全国近20家院校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制造校企合作项目,以缩短人才培养周期。2023年12月19日,西安文理学院与汇川技术共同组建了汇川技术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汇川技术汇川书院院长彭红宇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培养所需人才,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校企协同育人能够有效填补人才缺口,也能为双方带来更多的机遇。”西安文理学院副校长龚杰昌认为,校企双方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做好学科专业建设、打造实习实践基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校企合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双方还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科研成果转化要更接地气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企业希望高校科研课题能够更多从生产实践中来,科研成果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陕西中科非开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群英认为:“行业发展需要高校和科研人员进一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科研成果转化要接地气,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行业和企业发展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生产成本、可推广性和实用性。校企合作双方的良性互动,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同时,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

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双向奔赴打通了理论和技能流动的壁垒,实现了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

西安文理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边培莹表示:“校企协同有效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高校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把课程设计、技能拓展、项目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让课题来自生产一线。企业也要积极主动对接高校,建立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从而提升毕业生的行业适应度。校企合作的开展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企业一线了解行业发展方向。科研课题要服务企业实际需求,实现科研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