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国家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教育家型教师作为骨干力量引领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教育家型教师以教育家为目标追求,立足教育实践,专注素质提升,着力改革创新,具备卓越的示范力、创新力和影响力,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家型教师;内涵;成长路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教育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人才支撑,事关党和国家战略的实现,也关系到千家万户对教育的美好向往及社会的文明进步。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现有专任教师1844.37万人[1],已初步建立起了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高品质教育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国家迫切需要一批教育家型教师作为骨干力量,来引领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教育家型教师的内涵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即“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2]。”目前学术界对“教育家型教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中王彬武(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处)认为教育家型教师应该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先进理念的传播者,教育问题的研究者,教育思想的贡献者[3];吴楠、李孝川(云南师范大学)认为教育家型教师是以高尚爱国情怀与职业道德为指引,以坚固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为基础,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发挥服务作用后形成独具个人教育理论话语体系且对社会教育产生积极影响与正向引导的时代性教育领域杰出代表人物[4];靳伟、廖伟(北京师范大学)认为教育家型教师是指具有国家教育情怀与信念,形成了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实践模式与理论,并能在未来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与服务作用的领导型教师[5]。

综上所述,教育家型教师是在教育德性上具有“家国情怀”的大人格及示范力——有坚定的教育理想、深厚的教育情怀、高尚的师德师风;在教育实践上具有“教书育人”的大智慧和召唤力——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深受爱戴的好老师、教学业绩显著、育人成果突出;在教育学术上具有“行家里手”的大学问和引领力——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开阔的育人视野、敏锐的洞察力、持久的创新力。是教育的“德者、智者和能者”。

二、新时代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路径

“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说过:古今中外所有留名史册的一流教育家几乎都具有这样的共性:他们从来不是关在自己的书房里闭门造车、空谈教育,也不是囿于个人之局部经验而沾沾自得,而是在实践中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科学的教育规律,最终在理论上有所建树,逐步构建起他们的理论体系[6]。由此可见,教育家型教师作为一种具备高度教育责任感、多元文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积累经验教训,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家型教师。

1.坚持立德树人,做经师与人师统一的大先生

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以育人为己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品德培养和激发学生自我发展,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关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和思想行为,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成为“有德行、会合作、敢担当、善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注重综合发展,科学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

成长为一名教育家型教师,要注重专业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科学和方法,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深入研究教育的真问题、不断总结教育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通过阅读经典教育理论书籍、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追踪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师应该注重自身职业规划,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特长,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做到短期与长期的连贯,目标与实践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兼顾。

3.保持热爱和信仰,像教育家一样思考

成长为一名教育家型教师,要像教育家一样思考,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教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教学理念、技术方法层出不穷,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在逐渐被淘汰。教师应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学习意愿,积极探求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扩充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同时注重自我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保持终身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激发自己的热情和动力,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信念,不断追求更高的教育目标和使命。

4.勇于改革和创新,不断超越和完善

成长为一名教育家型教师,要勇于改革创新。它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开拓思路、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技术,以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发展趋势。其次,教师要勇于尝试,不断将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使形式兼具多元化与个性化,使教育更具全面性和包容性。最后,教师还要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愿意面对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突破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5.培养领导力和沟能力,强化教育示范引领

成长为一名教育家型教师,要具备领导力和沟通力。要能有效组织教育活动、引领教育改革,协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领导力方面,教师要关注和了解自身的领导潜力和特点,不断学习和提升教学管理能力,注重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和个人魅力。同时,教育家型教师还要能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保持教育事业的先进性和竞争力。在沟通力方面,需要注重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建立互信互敬的合作关系,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结语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力量。如何培养更多的教育家型教师,让他们成为筑梦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型教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育家型教师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政府、教育机构、家长和社会大众都应共同努力为其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我们期待新时代的教育家型教师,能够以更强的教育使命感和更高的教育追求,为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2-09-14)[2023-04-15]. https://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209/t20220914_660850.html.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No.1616(05):16-23.

[3] []王彬武.教育家型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05):4-6.

[4] []吴楠,李孝川.教育家型教师专业特质与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07):17-20.

[5] []靳伟,廖伟.论教育家型教师的内涵与成长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9,31(04):53-59.DOI:10.13445/j.cnki.t.e.r.2019.04.009.

[6] []余慧娟,赖配根,李帆等.人民教育家于漪[J].人民教育,2019,No.816(20):6-35.

作者单位: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