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五大领域教育内容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绘本作为具有多元价值的教育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广泛的视角和丰富的学习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绘本与儿童发展

(一)绘本

绘本,又称“图画书”。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彭懿认为: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透过图像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

(二)绘本的多元价值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学龄前儿童的读物中,绘本占了70%的比例,被公认为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时至今日,绘本得到很多文学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认可,它的多元价值不断被肯定。

安徒生文学奖得主曹文轩认为,绘本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书”。绘本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读书兴趣,形成早期阅读的习惯,还能帮助幼儿建立阅读的基础素养。最重要的一点,绘本为幼儿提供了早期的美学体验和艺术经验,让他们感受到文字和图画是如何互动和叙事的。

二、绘本教育在五大领域的应用

幼儿园教育为儿童的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基,是全面且基础的。教育内容可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绘本作为“人生第一本书”,具有语言简洁、画面色彩明快、主题丰富的特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契合儿童的认知发展,对儿童有天然的吸引力。绘本的主题丰富,既涉及本土文化,又展现世界视角;既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又有深度思考和价值导向;既可以指向问题解决,又具备审美意蕴。将绘本应用于五大领域教育,既符合绘本的多元价值,也贴近儿童生活,容易被儿童接受。

(一)绘本在语言领域的应用

儿童是在语言交际中学习语言、获得语言能力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设定的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概括为听和说的能力。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流程,由语言输入、内化、语言输出、反馈四环节构成。语言输入是儿童语言学习的蓝本,也是语言学习的起点。绘本的语言大多浅显易懂,也有遣词用字考究的文学语言,往往表现出简洁优美、流畅自然、富有韵律的特点。绘本的语言能够让幼儿在语言感知和语言模仿中获得语言技能,对幼儿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研究发现,喜欢阅读的幼儿在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流畅性以及词汇的丰富程度上较之阅读经历较少的幼儿有明显优势。

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是由一系列动词串联起的一个故事:“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图画,引导低段幼儿分清不同动词的含义,并通过设置场景实现有效输出。《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里的鼹鼠不断发问,使用的“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正反问这一特定句式。绘本,一方面可以作为语言学习的范本,另一方面又是引起讨论的契机,可成为语言输出的媒介。《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本以爱为主题的绘本,教师要通过绘本引导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

幼儿的阅读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要成为幼儿阅读的有力协助者。绘本中有许多富有人物个性的小动物,文字充满韵律,朗朗上口,易记易诵,能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幼儿的语感。在阅读准备中,教师要鼓励幼儿把听到的绘本故事,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包括说给自己听、说给别人听、大家一起来发言、聊出新想法等。

(二)绘本在社会领域的应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包含三个维度:一是儿童与自我的关系维度;二是儿童与他人的关系维度;三是儿童与环境的关系维度。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绘本其实就是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的缩影,绘本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历史传统、文化传承,也有古今中外的社会生活,既有现实描述,也有虚构和想象。绘本会说话,教师可以通过分享友情的绘本,把关于接纳、包容、理解等正能量传递给幼儿。如《我有友情要出租》告诉我们,大猩猩出租友情,从一开始的5块钱,再变成1块钱,最后变成免费出租,那是因为他已经领悟了友情的真谛,明白了友情是不能用金钱买卖的。

认同他人的前提是自我认同,《我喜欢我自己》《大脚丫跳芭蕾》都是关于自我认同的绘本。一些本土绘本如《灶王爷》《小石狮》传递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幼儿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绘本,也属于自我认同的范畴。《大卫不可以》是关于行为规则引导的。《爱心树》中的大树告诉我们,给予是快乐的。《石头汤》和《獾的礼物》是关于分享的。《花婆婆》里“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这句话,能够激发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妈妈的红沙发》通过小主人公的自述,讲述了一家人为共同梦想而奋斗的故事,是一本赞美勇气、节俭和团结的绘本。《鞋子里的盐》是一个关于热爱和努力的故事。这些故事向幼儿传递关心、坚强、节俭、勇气等优秀品质,启迪幼儿的智慧,为日后他们成为合格公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藏在绘本里含蓄的表达往往比生硬地灌输能更长久地存留于幼儿的心里。

教师在借助绘本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时,切记不能将幼儿看作是被动的接受集体生活规范的个体,而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以主动的、创造性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经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和体验将社会规则、技能内化。绘本故事里的精神品质是幼儿能感知到的,而非硬性灌输的,绘本是可以多元解读的,而非单一的。

(三)绘本在健康领域的应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规定如下: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幼儿期也是建立健康生活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期。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前运算阶段的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因此,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仅靠一节健康教育课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幼儿以提醒和反复强化。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故事、对话、场景等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传达正确的观念、展现良好的习惯示范。绘本中的主人公是儿童熟悉的,场景也是日常生活的常态,比起成人的说教,儿童更容易理解和接纳。《牙虫大搬家》让孩子知道龋齿的成因,懂得要保护牙齿就要吃健康的食物,并养成认真刷牙的习惯。《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把人体消化系统比作火车站,告诉幼儿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吃热的食物,细嚼慢咽,少吃垃圾食品。《星期二洗发日》《我不害怕打针》帮助幼儿克服洗发和打针的抵触情绪。《汉堡男孩》《糟糕,身上长条纹了》让幼儿了解挑食的危害。《怕浪费婆婆》帮助幼儿养成节约的习惯,《再过10分钟就睡觉》帮助幼儿养成按时睡觉的生活习惯。

绘本在健康领域的应用不局限于教学活动中,要融入日常。教师可以借助绘本中的语言,艺术化地提醒幼儿,强化他们正确的行为和习惯。比如,看到幼儿在用餐时有浪费行为,可以温柔提醒:“怕浪费婆婆要来了哦!”为了促使幼儿主动探索绘本资源,教师可以创设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情境,也可以选取绘本中合适的健康安全小知识粘贴在活动室墙面上,让幼儿在观察绘本的同时习得安全常规。

(四)绘本在科学领域的应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绘本的直观性弥补了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的抽象性,便于幼儿理解。幼儿园科学领域涵盖广泛,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将幼儿科学领域的经验范畴细分为自然科学现象、天文科学现象、物理科学现象、化学科学现象、高科技产品、工程技术、生活中的科技用品、环保行动等十余个维度,教师可以根据科学教学目标提取绘本资源。

比如,《讨厌的噪音》这本关于声音的科普绘本,属于自然科学现象;《飓风》属于天文科学现象;《双胞胎兄弟》里的“量的守恒”是物理科学现象;《谁被吃了》是一个有关食物链的科学绘本。科学绘本由于与儿童的生活相去甚远,需要借助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入,如儿童的提问、生活中的观察所得等。《猪太太生宝宝》《小威向前冲》《妈妈成为妈妈的那一天》能够科学地解释儿童“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阿利的红斗篷》讲述了从羊毛变成斗篷过程中剪、梳、纺、织、缝的全过程,让幼儿了解普通物品也要经过如此多的工序,最终完成的过程。《变焦》向儿童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摄影镜头的特点。

科学绘本教育的实施一定是基于现实和幼儿兴趣的,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是最初动机,教师可以节选绘本的部分内容,融合多个绘本知识,通过自创图片、PPT、动画等,借助多种手段来实现。

(五)绘本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概括为: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21世纪是图像的时代,学前儿童处于形象思维时期,识图早于识字。绘本中的图画一般由专业画家或插画家完成,每一本绘本都可以看作是一幅独立的艺术品,甚至每一页都是风格统一、前后连贯的艺术作品。

在美术领域,绘本可以帮助儿童感受不同的绘画风格、流派、技巧以及美术材料的使用。如细腻写实的《小夜猫》是桑亚·达若夫斯基向古典主义致敬的绘本;李欧·李奥尼的《小黄和小蓝》,一蓝一黄两个近乎圆形的抽象色块属于抽象派作品;《爱心树》《失落的一角》简单利落的线条,呈现出极简主义的风格。安东尼·布朗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有《小凯的家不一样了》《公园里的声音》《穿越魔镜》等;《风铃草姑娘》属于表现主义;综合技法的使用在现代绘本中非常常见,拼贴艺术如《古纳什小兔》《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按照绘画的种类,《外公的旅程》属于水彩画;版画作品有《100万只猫》《第五个》《阴天有时下肉丸》;《让路给小鸭子》是速写;油画风格的《打瞌睡的房子》色彩柔和;《夜色下的小屋》属于黑白刮画;《别让鸽子太晚睡》则是蜡笔勾勒轮廓;《小蝌蚪找妈妈》用毛笔勾勒,属于国画;《纸马》则是剪纸。颜料的使用更加广泛,丙烯、水彩、水粉、水墨、油画、炭笔等均有涉及。美术教师既可以把这些绘本作为艺术赏析的范本,让幼儿感受绘本中的冷暖色及线条、结构,讲解绘画的风格、流派、技法等美术知识,也可以将绘本作为绘画的导入,引导幼儿使用各种材料、多种表现形式来作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动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绘本作为一种综合艺术,除了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元素外,还有很多以艺术为主题的绘本可以作为幼儿艺术启蒙和艺术教育的载体,如《你好,艺术》《有颜色的艺术》《看!各种角度看名画》《儿童艺术博物馆》是美术类绘本;《欧先生的大提琴》《大家来听音乐会》是音乐类绘本;《歌舞爷爷》《跳舞吧,小雅》《大脚丫跳芭蕾》是歌舞类绘本。

每个幼儿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其神经系统对美和艺术现象的适应性和可塑性,使得个体在童年早期经过短时间艺术实践的刺激,就可以使幼儿在艺术表现方面潜在的可能性变成显性能力。

三、绘本教育的实施路径

绘本教育在语言、社会、健康、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育是相互融合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这种融合既可以体现为教育目标的融合,也可以体现为教育形式的融合。比如,在设计《爱心树》的教育活动中,语言领域可以包含聆听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分角色表演;在社会领域,目标定位培养儿童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关心他人;在艺术领域可以包含欣赏图中的线条、教师讲解素描这种绘画技法、观察图画中的小男孩与大树的互动;在科学领域可以带领孩子认识树桩和年轮、植物和果实等。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主要通过集中教学活动对幼儿施加影响,而隐性课程则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绘本可以在这两个领域凸显作用。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他们的作用尤其关键。这要求幼儿教师要成为绘本教育的专业人士,具有绘本赏析能力,能根据教育目标挑选合适的绘本,能深入挖掘绘本的内涵,开发绘本课程,研发系列活动和综合绘本课程,巧妙发挥绘本的育人功能,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开辟多种途径和视角。另外,园所也要加强幼儿教师在绘本教育中的团队作用,教师、保育员、美术教师、体育教师等要组建起教研共同体,以合力实施绘本教育。

作者单位   成都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