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综合利用各种环境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从中可见这句话重在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对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所在幼儿园位于水畔新居小区内,小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方风土人情是幼儿学习的大课堂。分析园所环境现状,进行小区资源探索与实践研究,充分挖掘这些本土教育资源,开展幼儿园主题式课程,拓展幼儿教育空间,丰富幼儿教育内容、方法、形式和手段等,让幼儿在感知探究自然、社会等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力量有机融合起来,将和谐的幼儿园教育融入家庭、社区和谐互动之中,使幼儿获得自然、平衡、和谐的发展。

一直以来中外学前教育都十分重视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视环境资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如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流派都主张让儿童在自然中、生活中、社会中学习成长。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陈鹤琴等更是把大自然、大社会视为儿童学习的“活教材”。在这些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国内外学前教育历来重视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有益的成果。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笔者所在幼儿园为了让课程回归幼儿生活,经常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向广阔天地,参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去看、去听、去触摸,感受与幼儿园内生活截然不同的快乐。不同的季节,社区有不同的自然风景,带领幼儿去感受、去探究、去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一、请进来,多样风格有新意

为提高社区资源的利用率,传承与发扬民间艺术,笔者所在幼儿园邀请社区剪纸手艺人手把手传授剪纸技法。剪纸手艺人详细地介绍了剪纸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色。神奇的纸张变化,唤起幼儿动手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剪刀和彩纸开始学习。在剪纸手艺人的指导下,一张张彩纸在幼儿手中上下飞舞,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顺利完工。活动最后,大家互相欣赏彼此的剪纸作品,分享自己的“蝴蝶”“爱心”等的创作过程,交流对传统艺术的感悟。此次活动将社区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了,让剪纸艺术在幼儿稚嫩的小手中得到传承,不仅增强了幼儿对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而且使幼儿体验到艺术创作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根据社区文化资源的前期调查,除了剪纸手艺人走进课堂之外,黄梅戏、打糕师傅、花船表演队等也陆续走进幼儿园,在亲切的互动、艺术的感染下,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幼儿心灵。

此外,家长助教团的设立更是助力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根据学期初发放的家长资源表,详细了解家长的优势和特长后,开展家长进课堂助教活动,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美食制作、故事妈妈、运动爸爸、手工奶奶等活动,每月都有两名家长进课堂参与互动性学习活动,家长深切感受到幼儿教师工作的繁杂与劳累,对教师充满敬意,促进了家园合作,使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彼此欣赏、尊重、信任、平等的关系,进而充分发挥合作优势,提高家园共育水平。而对于幼儿园来说,家长助教团的进入给幼儿带来新鲜感,注入新活力。幼儿对爸爸妈妈到幼儿园做助教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幼儿园也欢迎更多的助教妈妈、助教爸爸走进幼儿园,体验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教学内容,使孩子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体会不同的学习风格。

二、走出去,多元场景有意思

除了园内资源的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也是课程活动的重要资源,可以充分挖掘、开发及利用,根据幼儿兴趣和课程需求定期走出园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教育”。

(一)走进菜场扩认知

为了帮助幼儿了解秋天的蔬菜有哪些,笔者所在幼儿园中一班就将课堂搬到了附近的菜场,组织幼儿进行了一场有趣又有意义的萌娃逛菜场的社会实践活动。前期收集了幼儿的问题和了解注意事项后,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来到菜场,进入菜市场后,幼儿穿梭在一排排货架前,开心地讨论着。走到蔬菜货架前,幼儿的目光立刻被各类蔬菜所吸引,他们兴奋地向身边的小伙伴介绍自己认识的蔬菜。遇到不认识的蔬菜时,也能够主动地、大胆地询问卖菜的叔叔阿姨。带着自己的问题在菜场中寻找,在发现中记录。不一样的课堂在幼儿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但幼儿的探究和发现并没有停止,回园后,关于蔬菜的话题仍在讨论着:蔬菜的颜色、种类、营养、我喜欢的蔬菜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成为生活的小主人,课堂的小主角,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经验,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且拓展了班本课程内容,凸显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等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生活场景浸润中快乐成长。

(二)走进小学助衔接

笔者所在幼儿园围绕“幼小衔接”,将入学准备教育融入幼儿学习中。而走进小学是每年大班孩子的活动之一。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小学开展“我是小学生”体验活动,为幼小衔接上了最直接、最生动的一课。参观体验结束后,各班进行了班本化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大一班《我的毕业照我做主》,大二班《我是时间小主人》,大三班《我的小书包》,大四班《我是整理小达人》。 幼儿在课程中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各领域、多元化的认知与感悟,并逐渐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教师也收获了新的课程观、儿童观、学习观,家长也收获了专业的幼小衔接教育理念。

(三)关爱老人学会爱

社区敬老院是拓展课堂的好去处。每年重阳节到来之际幼儿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教师抓住这个教育机会,鼓励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幼儿尊敬长辈,从小学会关爱他人。一个拥抱、一声问候、一首歌曲、一份礼物……每次互动活动中,幼儿甜甜的话语、温暖的行为,爷爷奶奶个个乐开了花……通过后期的反馈表也能感受到家长的满意和支持。教育本就是润物细无声的自然和水到渠成的魅力,只要从小种下爱的种子,相信在阳光雨露的呵护下,孩子一定会茁壮地成长为参天大树。

三、巧合作,多种活动有温度

一直以来笔者所在幼儿园都大力开展园社共建活动,深入挖掘社区各类有效资源,定期互动,积极开展系列主题亲子活动,拓宽幼儿活动教育空间,实现社区资源、场所、设施等的共享。

(一)自制海报显身手

菜场是人们出入最多的地方,菜场的菜更是丰富,人们购买时使用塑料袋较多,并有到处乱丢现象,处理不好就大大影响了整体环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人都该做的,幼儿也不例外。参观菜场发现问题后,幼儿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向广大社区居民发出宣传:减少使用塑料袋次数,拒绝白色污染;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带着事先准备好的工具来到幼儿园附近的菜场开展捡垃圾、清除马路上“牛皮癣”等活动,并给附近居民、商铺赠送自制的环保海报。自己亲身体验、直接感知的活动获得的经验总是深刻的,在长期的互动和督促中,幼儿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幼儿带动整个家庭、社区等成员加入环保行列,每人为环保贡献一点力量,这样的教育力量才是最珍贵的。另外,大班的孩子为了配合社区的宣传工作,还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自制宣传画报张贴在园门口、小区楼道间、长廊等地方,生动的图案、有趣的创作成为小区人茶余饭后欣赏的亮点,张贴作品的家长和孩子也感到特别的自豪。幼儿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保护着家园,在活动中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早教课堂趣味多

为了更好地促进社区内0 —3岁婴幼儿的成长,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笔者所在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利用园内的育婴师资开展公益性0 —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服务。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宝宝和家长通过亲亲热热、做做玩玩、听听唱唱、蹦蹦跳跳、开开心心等环节参与丰富的亲子游戏。活动以互动为核心,以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情感为目标,让宝宝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动手又动脑,释放着最自然的性情,愉悦地感受集体生活。同时,让家长融入课堂,把亲子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共同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每次活动还特地设立咨询台,帮助家长解答育儿疑惑,并向家长分发宣传资料。早教活动受到宝宝及家长的热烈欢迎。家长在实践操作体验中,不仅树立了现代的科学育儿新理念,体会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获得了更专业、更丰富的婴幼儿教育和健康指导经验。笔者所在幼儿园还将继续发挥在社区早期教育方面的服务功能和主导功能,帮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把科学的早教知识和丰富的早教课程带给千家万户,让先进的早教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根植每个家庭。

(三)亲子植树共成长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每年植树节到来之际,笔者所在幼儿园中一班开展了以“把课程种在校园里”为主题的亲子植树活动。前期准备时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的形式带领幼儿一同了解植树的好处,如植树可以降低噪音、植树可以防风防沙、减少水土流失等。植树活动中每位家长都踊跃参与挖树洞、栽树、修枝、打水、浇水等,幼儿也积极参与其中,乐在其中。除此之外,还为每位幼儿准备了精美的卡片,让他们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自己动手设计小树苗的“身份卡”。看着亲手种植的小树苗,每一位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植树节过后,看望小树苗成了孩子们每天心心念念的事情,每当到了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便带着水桶、小铲子等工具兴致勃勃地开始照顾起了自己所种植的小树苗,一起给小树苗浇水、拔野草、松土,还用画笔记录下了小树苗每个阶段成长的样子,用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行动表达着他们对花草树木的爱护和祝福。小小的亲子植树活动拓展了课程空间,创生、展开有价值的主题活动,同时也建构了适宜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孩子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与大自然热情“对话”。家长也一同参与课程建设,和孩子们一起在自然中探索植物生长的奥妙,体验亲子种植的乐趣。

此外,还与社区开展了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宣传等有趣的合作教育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欢迎幼儿园的教师和小朋友进入社区开展活动,会一如既往以最大的热情支持与配合,共同建设和谐文明的社区大家庭。园社共建架起了幼儿园、社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开启了参与管理、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新局面。“家、园、社”三方携手共同为学龄前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全面多元发展。

四、善梳理,积少成多优课程

每一次利用资源的过程都是课程的一次丰富和提升,每一个鲜活的课程背后,追随的是儿童的视角,整合的是课程资源和教育智慧。每一个鲜活的有趣的教育行为都能壮大园本课程容量。日积月累的自然浸润才能使园本课程拥有强大的能量。行走在构建园本课程的路上,笔者深知园本课程之“本”是以幼儿园的现实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园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以教师、幼儿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所以,从实践到文本的梳理过程也就尤为重要。

如果说每学期、每月的课程审议的价值是让资源利用合理化和最大化,让课程更有温度,更有味道,那么每学期期末课程内容的梳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为了帮助教师有效保存班本课程活动素材,笔者所在幼儿园建立了网络资源库,并根据内容分成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四大类,教师根据内容放入相应的文件夹,学期结束在课程资源专项研讨活动中教研组集体审议,对梳理的课程内容查漏补缺,并对格式和内容提出统一化要求,这样教师在工作中收集素材和资料会更有方向。不要求教师一味地求全去编造,只要是真实发生、幼儿感兴趣的即可,哪怕是几个不连续的点状存在。每一届的幼儿都是不同的,在循环往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究编制出美丽的课程网络的。另外,定期聘请专家对课程实施内容进行评价和指点,让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目标清晰,少走弯路。从点状到网状,从浅显到深度,从空白到斑斓,相信基于生活资源持续开展活动,一定会使园所发展有质的飞跃。

幼儿园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就是园本课程实践的生动历程,鲜活的社区资源与生俱来的生活化、亲切感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对孩子具有无穷的吸引力。作为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的教师,要相信孩子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要时刻保持高敏锐度,从儿童视角出发,坚持儿童立场,活用课程资源,给予幼儿及时有效的支持,进行持续适宜的研究,反思要客观真实。在课程上留白,管理上松绑,评价上容错,自主思考和创造,这样才能看得见孩子,找得到课程。

作者单位   江苏省句容市梅花小区幼儿园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