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最有内涵、最有思想、最有灵气和诗意的学科。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因此,教师要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用到现实生活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习难度。小学生由于思维不太健全,对教材中部分知识的掌握存在很大的难度,阅读与写作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假若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大量生活实例,会使晦涩的知识更加生动,易于学生掌握。同时,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加入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把生活化教学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有些生活背景较复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相对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将其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现实事例了解教材中的生活背景。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以课文学习为主,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许多内容突出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但是教师还是必须深挖课本,有针对性地讲授课本中的这些生活化知识,便于学生较好地熟悉和掌握所学知识。譬如,在讲授《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近距离观察爬山虎,然后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感悟。如此一来,既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还原生活场景,促进情感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情感,并从情感中找到共鸣,这样学生才能完全将语文知识学透。语文课程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还原生活场景的方式,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增加学生的真实体验感,让学生在还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作者的行文特点及思想情感。有些文章的思想情感较为平淡,不少小学生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中间“牵线”,让学生顺桥找到作者的情感。有些文章内容繁杂,学生一时无法理清,这时教师可以提炼出其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以生活化的方式还原出来,让学生清晰地感受文章的走向。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多媒体所展现出来的生活情境比较真实、直观,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此外,多媒体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创造的生活情境也非常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够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主动走进语文世界,汲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例如,在讲授《纸的发明》一课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我国的四大发明都有什么?它与人们的生活有何关联?”学生回答后,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图片或视频,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又如,《赵州桥》是北师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主要介绍赵州桥结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对比赵州桥和其他大桥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桥梁印象。

(四)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巩固教学成果

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外,还应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辐射至课后,并设计生活化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从中积累相关知识。尽管在课堂中教师已经讲授了相关知识,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教学任务,通过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制订教学目标,增加生活元素,选择合适的生活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语文中感受生活。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阿房路一校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