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育是国家乡村建设的重点项目,艺术教育若能和美育一体化推进,在乡村教育振兴的大环境下协调发展,一定可以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让乡村教育焕发生机活力。加强美育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而如何利用乡村原生情境实现乡村教师美育理念的提升和发展,推动乡村美育有机融入教育振兴发展,是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磅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印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是教育部从教育层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对振兴乡村教育的长远谋划,通过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的统筹推进,双轮驱动,从而增强教育发展的内动力、拉动力和对乡村建设的融合力,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智慧。教育要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互助发展。

一、乡村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学校美术专职教师缺乏,导致教师一专多能,身兼多职,既是班主任又是生活教师,既是主课教师又是术科教师。其次,美术教育教室和设备相对陈旧,教具缺失严重,课堂教学传统且古板,美术课堂不活跃,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在课堂中找不到兴趣点,因而学习积极性也就比较低。美术课堂的这一状况,很难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美育潜力。最后,美术教学忽略了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乡村学校虽然远离繁华的都市,但有其原生态的美,应多加以利用而非单一的书本教学来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在对淳化县教师的调研中发现,在学校的职称评选、岗位晋升中,学校认为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教师的教学比美术教师的教学重要,地位高,美术教师职务职称和主课教师在量化考核方面存在差异化现象,体育艺术教师职称晋升相对比较困难,这严重挫伤了美术及体育艺术科目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同时在问卷调查中还发现,教师目前对教师职业培训的满意度普遍较低,这主要体现在缺少专业培训机会和对职业培训形式的不满等方面。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面临着机会不多等问题,且培训机会分配不均。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参加职称评审或评比等,因而很多年轻教师会趁着年龄优势谋划进城发展,以寻找更大的发展平台。时间久了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乡村教师年年计划年年招,年年进人年年缺人的局面。

二、转变学校和家长的美育认知

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机制,激活主体潜能,强化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让乡村学校、家庭和群众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树立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意识到美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建立机制,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和监护人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前期走访和对学生的问卷调研中发现,淳化县美术教育教学的主题还是围绕传统型教育模式进行的,“灌输式”是教师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没有过多涉及因材施教。加之乡村学校对美术教育不是很重视,美术专业教师缺乏和美术教师身兼多职等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多以自身为主导,忽略了学生才是活动主体,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互动,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美育的基础是美术学科,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以提高学生的鉴赏力,这也是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所在,即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审美鉴别。但现实的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剩余的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则是配角引导生生之间的交流,在互动中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积极学习美术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但当下,教师自身对教材的认知不够深入,借助周边环境和事物等引导和启发学生不足,只满足于把课本中的基本理论灌输给学生;不能创设适合的情境启发学生、同时和学生互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一步深化认知。淳化县的美育更需要这些新模式的引入和采用,同时还应结合乡土资源、巧妙的教学设计,活用教科书实现美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灵活的衔接。例如结合淳化县宝贵的民间艺术淳化面塑、淳化刺绣等,探求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从而找出更适合淳化县美术教学的模式。

三、探究适合乡村的美育

(一)加强乡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乡村美育建设中首先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乡村由于基础配套不是很完善,信息不够发达,人们生活条件相对较为简陋,这导致乡村难以留住人才。而美育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教授与指导。其中,美术教师在乡村美育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乡村要留住专业的美育教师,就应从教师待遇、学生数量、学校对美育类专任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个人发展意愿等方面,都有所考虑和相应的安排。

2021年笔者在对淳化县的调研中发现,淳化县美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且存在着兼职语文、政治、历史和生物等学科教学的现象,可以说大部分美术教师都是“多科教学”,日复一日严重增加了他们的教学负担。跨年级、跨学科的教学做法不但增加了教师的课时数及课前备课、课后批改作业等相关的工作量,严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且使得教师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导致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不高。加之乡村中小学的美术课一向被学生及学生家长认为是副科,学好学坏影响不大,且校内美术教师较少,教研活动开展也相对缺失,美术教师在个人学习和专业提升方面存在困难,正是由于他们的专业领域涉及面窄,使得他们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多样化教学。

针对上述现象的存在,第一,区域教育部门应多组织开展美术教师培训活动,加强针对性的理论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师资水平。第二,提升地方美术教师待遇及增加他们的学习和进修机会等,以吸引更多优秀美术教师的到来,尽力做到专职专用,减少他们兼职科目的课数。第三,乡村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内驱力”,自我认知、团队合作、乡村资源影响着乡村美术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了解、掌握和追踪当地美术教师的实际情况,鼓励并带动乡村教师自省、自信、自强、抱团成长,这样他们才能满腔热忱去创造更加灿烂的美术教育,竭尽全力地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2022年淳化县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教师培训,有微课展示、教师作品交流展演等,陕西省教育厅和淳化县共同开展名师引领专项帮扶活动,陕西省三级三类体系建设中的名师工作室、工作坊、工作站的教师对被帮扶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如送教下乡、跟岗学习、论文指导、课题研修、团队建设等,已培养和带出更多优秀的美术教师。

(二)拓宽美育范围,利用本地优势创设多样化情境

淳化县乡村民族艺术具有民族艺术传承性,为文化传统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借助校内外的风景,让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学校的建筑之美、谷物丰收时的色彩之美及山间溪流与石块的撞击之美等,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切身体会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方面,淳化县这个被自然风光所包围的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山峦、清澈的河流、纹路不同的岩石、四季变换的森林、乡间不规则的田野……随着四季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形状、色彩……教师只要好好引导学生,他们才会慢慢地学着用艺术的眼睛去观察,寻找艺术创作主题和艺术材料。在情境中学生更能放松身心地投入其中,自由表达想法和产生持续不断的艺术创作火花,课堂也因此变得更有吸引力,学生兴致勃勃地将身边熟悉的材料用于创作,在动手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审美力和鉴赏力。

例如,学生上下学的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的各式石头,就可以用来创作“石头画”。把捡回来的石头清洗干净,然后根据石头的大小、外形轮廓等分成不同的造型素材和平面素材。加以简单区分后,仔细观察、联想、构图、勾勒,在学生思考、想象、动手创作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放松了身心,还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创作力,让学生感觉艺术创作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此外,淳化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艺术形式多样。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少先队、校团委组织的参观活动等,使学生与艺术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机会,真正让学生感受什么是乡村之美。

另一方面,淳化县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淳化县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村及其中展示的文化纪念品都是利用本地的原材料制成的。教师可以综合利用这些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将其作为教学对象和素材,带领学生拜访民间艺人,近距离观察和感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愉悦的氛围中习得美术知识,提升美术素养,同时还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家乡民俗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想象画”活动,学生选择他们记忆中的事物,然后以有趣的方式绘制出来,可以通过不同的主题给大家介绍家乡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艺术空间,并利用这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乡土文化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貌、人文精神等。也可以带领和指导学生欣赏农民画独特的用色和心灵表达方式,感受乡村独特的文化魅力,养成良好的审美力。

(三)影响并转变家长与学校对美术教学的理解

当今时代,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素养在素质教育占有相当重的分量。因此,人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能一直停留在美术科就是教画简笔画上,要努力使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在思想上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鉴赏美的能力牵涉学生以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艺术教育的偏见,并在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使艺术教育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例如,可以倡导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艺术活动中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开展舞蹈、绘画、书法、摄影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变得更加自信,更热爱生活和学习。学校还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及其他学校的艺术教师等来校交流展示非遗、中国画、书法、油画等,这不仅能让学生观看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同时还可能在学生心中种下一粒艺术之花的种子。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学校的艺术文化节活动,让家长现场看到学生多才多艺的另一面,从而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及对美术学科的偏见,对学校艺术教育充满信心,愿意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的艺术教育。

(四)组织学生参加展览、比赛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的创作,促使学生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能够在艺术展演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通过多平台的展示,让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热爱学习。

多数学生都爱展现自己,注重父母、教师及同学等的评价。因此,举办一次艺术展示活动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奖励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是给学生学习和创作一个展示的平台,也是给学生肯定自我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平淡的校园生活里,教师应多给学生添加一些不同的“色彩”,鼓励学生参加社团和学校举办的展览及比赛。让学生在协作中学习团队沟通、合作技能,通过参与不同的展示活动锻炼自己,当自己的作品被他人欣赏和赞美时,这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形成良好的“输入”和“输出”,教师也能感受到学生的快乐和课堂学生积极踊跃的表现,感受到除了课本讲授之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美和理解美同样很重要。

为了解决淳化县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原因导致的师资力量不足、历史性发展难题等,通过教研扶志、培训促教、线上线下多方督学,通点连面,开展精准培训。在实际培训中通过主题、过程、知识迁移和思想转换,对帮扶教师进行多种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素养,在创设的真实问题情境中应用多种方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论是课堂还是社团活动、艺术特长生培养,艺术展示活动都为乡村美育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这种应用当地原生态环境开展美育的方法,不仅能更好地推进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艺润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化教师个人学习能力,而且能为乡村教育赋能,增强乡村发展动力,为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良好乡村教育局面添砖加瓦,促进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