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也称说理文,是一种剖析和论述事理、发表观点和意见、提出主张和建议的文体形式,拥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简练、论证合理、逻辑严密的特征,无论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对学生的思辨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应掌握的一种写作体裁,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个性化的创作特征与价值,要求教师必须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材料,才能够提高议论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广大教师应结合议论文特征、学生特点,积极探讨议论文的教学方式,为议论文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学理依据。下面,笔者以高段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为人民服务》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期能为以后更好地开展议论文及其他体裁文章的教学奠定基础。

一、熟知内容,翻阅大纲

在假期备课时笔者先熟读文本内容,明晰文本内涵,理清思路,思考编者意图,为设计教学方案奠定基础。《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追悼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同志大会上所作的演讲,分四个部分,通俗易懂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章第一部分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的目的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第二部分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学习张思德同志,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第三部分描写中国共产党人要正确面对外在的批评,能够积极改正错误的、坚持正确的;第四部分描写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要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攻坚克难,团结起来,相互关爱,与人民站在一起,取得最终的胜利,建立人民所拥护的政权。

熟知《为人民服务》的内容之后,笔者再翻阅大纲,发现第三学段目标中根本没有提到议论文,直到第四学段才在阅读目标中提到: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这由此形成了对小学初级阶段议论文学习目标的要求,即根据新课标要求,细化议论文《为人民服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形成更系统、更科学、更具可行性的议论文教学方案。

二、明晰意图,确定目标,探究教法,再次提高

熟知《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内容及新课标对小学生初级阶段议论文学习的要求之后,笔者又找来语文教参,仔细阅读研究单元说明,发现这一单元以“理想与信念”为主题,抒发作者高远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民服务》的内容与思想十分契合本单元“理想与信念”的教学目标,因此可以将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定信念,做对党忠诚的人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任务,围绕这一核心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所应采取的教学方式。

本单元编排了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一个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围绕这两个语文要素,设计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地、深入地剖析人物品质,解读文章内涵,深化对文章的认知和理解。《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借助阅读链接理解课文的关键句子,充分反映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展开对《为人民服务》的学习,初步感悟课题“为人民服务”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掌握每一自然段的叙事内容与核心思想,深入把握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的联系,体会“为人民服务”在个人言行、思想、理念等方面的表现形式,最终对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而对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讲解,可点到为止,不必过多介绍。

三、理清思路,确定教法

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中议论文的教学思路来看,《为人民服务》一课是广大学生走进议论文的一个信号。《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恰恰表现在走进议论文学习这一标识上,即学生进入议论文认知、理解、创作与评价知识系统的一篇入门课文。在小学阶段只是认识议论文,对议论文的体裁形式、文本结构、逻辑思路与核心价值有一个初步认识,能够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在初中阶段议论文是一个难点所在,重点是培养学生理解议论文的能力,能够准确把握议论文的写作动机、基本思路与核心思想;在高中阶段议论文是一个重点所在,重点是培养学生议论文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议论文的写作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获得他人的理解、接受和认可。而网上的、书本中的那些议论文的学习要求对一个初识议论文的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可以适当借鉴,但不作为衡量标准及硬性要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学生更轻松地阅读和学习议论文。

首先,抓好教学主线。《为人民服务》第一次以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话语形式贯穿全课,而将话语内容(诸如张思德的生平事迹、毛泽东的情感轨迹、“为人民服务”的演化足迹等)作为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教学明珠点缀其中。“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话题就是统领全文的要点,就是这篇课文的论点所在,而围绕这一中心点毛泽东向大家呈现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逝去的同志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清楚了《为人民服务》的框架思路,再来设计细微的部分,才能事半功倍,具体如下。

在板块的梳理中寻找教议论文的方法。第一个板块以抓住关键句、关键词的方式提炼出课文的独特标识,实现对全文的整体感受,这个点笔者主要是通过边板书边讲解和分析实现的,将文章的思路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整个文章架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二个板块是引导学生用引证、举例、对比的方式感悟课文基本的论证方法,即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实现对重点的各个击破,也就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案例和分析案例,笔者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对应的点评,在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第三个板块以读写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亲历亲悟课文基本的论证方法,实现对话语形式的迁移,如将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巧妙地迁移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之中。三个板块的教学指向和逻辑关系是高度统一和明晰的,那就是议论文的话语形式,其中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议论文的话语形式,才是这次语文教学的任务所在。

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第一次将课程目标的设定从语言的意思本位跃进到话语的意图本位,使教学内容的要素扩展到五个关注,即关注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这篇文章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质疑的地方。通过比较可知,本文在第一个关注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和第五个关注这篇文章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质疑的地方,即“意图关注”和“价值关注”上带给人们的震撼更大、启示更丰富。事实上,“意图关注”是议论文的人文性和本文的人文性最为集中、最为典型的地方所在。毛泽东的这篇演讲,有两个既相互关联又相互递进的意图:第一,悼念张思德同志,缅怀他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第二,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克服困难。很显然,第一个意图是为第二个意图服务的。如果只是局限于第一个意图,那么,讲清了“死的意义”也就足够了。正是为了第二个更为高远的意图,作者才要进一步讲清“不怕批评”和“团结互助”,这似乎和当时的悼念场景渐行渐远,但唯有讲清楚这些才能使全党、全军更好地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更好地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

四、搭建框架,完善设计

有了主线和内容的梳理,笔者将《为人民服务》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中心,能够正确地寻找、推理《为人民服务》的核心论点,理清文章的基本框架,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准确认识毛泽东围绕论点想表达的内容。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既解决了课后的第一个问题,顺利地完成课后任务,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又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理念和坚定、牢固的信念,落实人文素养教育目标,全面提高学生思想、信念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将来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课时,笔者在第一课时学生已掌握的《为人民服务》内容结构与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探讨如何对待批评和逝去的同志这两个问题,重点要理解作者每句话的真正含义所在,弄清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达到工具性的落实与实践性的拓展。第二课时的教学可以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积极研读每一句话、每一段落的核心内容,从而在思考、推理的过程中,知道如何对待同志,如何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从而形成更为高远的目标、追求和积极、正确的行为,最终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断努力奋斗。

这是笔者基本的构思和框架,但要让课堂真正丰润起来,让学生学有所获,就必须将自己的精心设计付诸实践,而且每一个点都要有目标和意图。所以,笔者在第一个环节就是带领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寻找课文的中心句,由中心句引申到议论文的论点,再通过默读的方式,进一步挖掘和围绕论点谈谈作者具体讲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也是为了落实第三学段中的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的要求。第二环节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用怎样的方式一层层讲清楚的,也就是真正进入议论文文体的探讨。笔者通过引读的方式,阐明树立正确生死观的重要性,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又有所不同。而有什么不同,课文引经据典地进行了相应阐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让学生自己发现作者在引用司马迁的经典句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引用论证法的使用。接着为实现学生的知识拓展和灵活运用,笔者接着问学生,在你们的学习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表达生死的名言警句呢?学生积极踊跃地说出很多,这使得原本枯燥的说理性议论文变得趣味十足起来。接着再把持两种不同生死观的人罗列出来,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谈谈对持有这两种生死观人的态度,这也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对比论证法的同时,达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启蒙教育的目的。文中毛泽东通过张思德这一典范,给人们树立了一个标杆,为了让学生真正而全面地了解这个人,笔者利用课前整理的预习资料,通过视频播放有关张思德的诗歌,让学生明白革命者一片丹心只向党的赤诚,所以说他们的死重于泰山。这样句句深入的诵读理解方式,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作者在讲述时所使用的一些论证方法,达到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方法的教学目标,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判断。第三个环节是课堂练习,学法迁移,将课上初识议论文的方式落实到语言运用之中,笔者设计的是先辈们的革命理想、信念让学生对理想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

五、静心反思,修改落实

因为是初步探究如何教好小学议论文,所以课后一定要进行认真反思。就拿《为人民服务》的教学来说,笔者发现,要将课本中所讲直接迁移到主题上会显得太过生硬,单纯地向小学生讲述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要有奉献精神也太过于抽象,这样的设计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很容易造成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思想教育方面的价值。所以,笔者就将这个环节修改为:直接抛出话题——人还是要靠读书、靠知识来武装自己的。一方面重点介绍《为人民服务》所强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讲述树立积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则是将《为人民服务》内在思想延伸至读书上,形成更加契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的教学主题,实现语文教学思想教育方面的巨大价值。诸如鼓励学生引用一句名言来支持努力学习这一说法,这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顺利地学会引经据典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经典语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接着笔者又引出从古至今读书的例子有很多,有的人读书是为了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等;有的人读书是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群众、让自己更强大、生活更美好等,并有意在练习中运用对比论证,通过不同人物读书的目的及最终取得的成绩的对比,促使学生在这些人物故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笔者有意在练习中举例论证。同时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把和话题有关的内容整理到练笔本。这样能使学生很快地将学到的方法巧妙地迁移到语言运用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在写作练习中强化学生对议论文体裁形式与核心价值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曾经有位教育者说过,教学是通达灵魂的镜子。那么,反思又何尝不是另一面通达自己灵魂的镜子。笔者通过这篇课文总结了一些议论文的教法,以期笔者这一点拙见,能给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作者单位   西安高新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