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数学阅读,肯定会有人问:数学也需要阅读吗?数学不是算对就可以了吗?其实不然,你是否见到过很多学生在读题时磕磕绊绊,你是否见到过很多学生读题只读一半就开始做题了,你是否见到过很多学生明明把题读完了可还是不按题目要求完成,这些都是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的。那么,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哪些影响呢?

一、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准备学习数学时,发现自己读不懂题目,不能理解题目要求,那该有多么挫败啊。填空题读不懂,选择题读不懂,判断题不理解意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发现自己读不懂的题目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慢慢被消耗殆尽。

二、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强调要注重学生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的培养,强调要多元评价,强调成绩不是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但每次自主作业测试时,学生因为不理解题目的准确含义,成绩总比别人低,就会受到一定的打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

三、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而无法提出问题,或者其他同学已经提出了问题,但他没有理解题意,不会分析题意,不会解决问题,那么他的思维能力便无法得到培养。可见,数学也是需要阅读的,阅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课前、课中、课后层层递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借助预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些学生因为基础薄弱,阅读困难重重,提前预习就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问题。学生可以提前查阅题目中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可以反复阅读题目信息,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2.课中提问,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有一些学生没有读题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读题并分析题目含义,经过讨论、交流、分析、分享阅读题目,从而帮助他们学会阅读。阅读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一些可行性较高、便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3.课后总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例如,“我是小讲师”活动就是让学生将当天学习的重点题目再重新讲一讲,对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撰写数学日记”“画每一节课的思维导图”等这些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1.边读边思

南宋理学家朱熹有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意思是说读书要专心,要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课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是随随便便地诵读,既然只是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么就绝对记不住。语文阅读如此,数学也是如此。因此,学生阅读时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要边读边思,才能真正理解题目含义。

2.边读边画

如果认真读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还是理不清,这时学生就要边读边画。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式,很多复杂的数量关系都可以通过画图清晰地表示出来。

3.边读边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数学问题中的信息非常多,前面读,后面忘,读了很多遍,信息却一个也没记住。这时,学生就要边读边记,可以用列举法将题目中的信息一一列举出来,还可以用表格法将题目中的信息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让问题变得容易很多。

4.独立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读数学题时不能够完全理解问题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先从书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再进行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5.适当进行阅读练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不断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师就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阅读练习。例如,在教学“百分数”这一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先看一看书中关于“百分数”的内容,再让学生找一找在书中出现了哪些百分数(如5%、10%、20%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百分数”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扩大阅读范围,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1.以教材为载体,初步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图文并茂,每节课的数学语言都非常丰富,有文字,有表格,有图形,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阅读教材中的数学语言。

2.以“你知道吗”为载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北师版的数学教材中,很多数学历史知识都是以“你知道吗”这种形式来呈现的,但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以“请同学们课后自己阅读”的方式处理这部分知识,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课后就随便一看,根本就不会进行深入学习。如果教师能以这部分知识为契机,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详细阅读,如“从这段文字中你知道了什么”“关于这部分知识,你还知道什么”等,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交流分享,那么学生的阅读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

3.以数学故事为载体,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穿插一些数学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以数学课外读物为载体,提高学生阅读技巧

在课外时间,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读物,不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笔者向学生推荐了《阿长与〈山海经〉》这一书籍,学生从中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一个个大小不同的方块组成的。

(四)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从阅读材料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创设的情境要有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创设有一定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例如,在讲授《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笔者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小剪刀、尺子、小布块等工具,让学生在课前动手操作认识角。课上,笔者先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小布块,再让他们用尺子量一量剪下来的小布块有几个角,并提出问题:“谁能告诉我它有几个角?”当学生说出三个角时,笔者让学生在小布块上剪三个三角形、两个正方形、一个菱形。

(2)创设的情境要有趣味性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有趣内容、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所学知识。

2.因材施教,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文字和图形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以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3.合理评价,唤醒学生阅读动力

评价要体现发展性原则,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在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客观、全面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发展。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能否理解所学知识,能否有效应用所学知识等方面,导致学生阅读动力不足。

4.营造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通过阅读环境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提升自身数学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铁小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