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你一双心理学的慧眼看教育
——《写给教师的心理学》读后感
作者:侯晓田
发布时间:2024-01-19 10:00:38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客观的说,英国作者斯科特.巴克勒和保罗.卡斯尔合著的这一本《写给教师的心理学》并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尤其是前两章,会让作为一线教师的阅读者有几近崩溃之感,在这样的章节里,有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词汇,让对心理学并不是非常专业的教师觉得晦涩而艰难,比如“笛卡尔的二元论”、“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交互作用论”、“心流”等等。这些概念让人不明就里,如陷丛林,在失了方向之后很容易失去继续阅读的信心与勇气。但这本书的奇妙之处在于,如果你能坚持读下去,哪怕是硬着头皮“啃”下去的话,你会慢慢获得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体验。路越走越清晰,过往那些拦在路上的石头慢慢地全都变成了助你探索的石阶,拾级而上,风光渐好!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简而言之,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如此的生动与复杂,单凭教育学或心理学单枪匹马似乎很难就某个问题提供全部的答案,而本书作者正是试图通过这本书借一双心理学的慧眼来审视和反思教育的过程与行为,以期我们可以在一个新的视角下有所启发。
那这本书的阅读价值又在哪里呢?
它会给你一些新的视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不同,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可能会完全不同。这本书在第一章就给出了你一系列教育领域的心理学视角,这些视角的转换,让教育教学这件事情从平面开始变得立体,从片面开始走向完整。你会了解到一个儿童在超市的过道中突然大发脾气的心理学原因。你同时会了解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违犯可能源于个人的四个“错误”目标:寻求关注、权力和控制、报复、无助。总而言之,新鲜的心理学视角会让一切习以为常的东西变得新鲜可爱起来,让一切开始变得值得思考。
它会给你一些新的理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是需要更新的。这本书里随处可见那些让你眼亮的观点。比如作者在前言中写到:“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可能会看到不同的策略来了又去——新的理念被鼓吹然后可能成为普遍的做法,但一段时间之后就变得不可信。保持开放的心态,当被建议采取一项新措施时,不断地问为什么。”再比如在第八章的第十三小节“培养自我”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拿一粒种子举例,提供合适的条件,度、养分、水后,种子变成了幼苗。如果这粒种子是一颗橡子,那么它会变成一棵高大的橡树。也许这粒种子是一个会茂盛生长有开花结果潜质的樱桃核,培育它会让人们感到愉快:樱桃的味道。每个春天盛开的景观、香味、风轻轻吹拂树叶的沙沙声。”在这本书里,作者不止一次的使用了种子和树的比喻,反复告诉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一棵树来培育。在这两个例子里,无论是前面要我们保有开放的心态还是后面关于树的比喻都呈现出一种成长发展的理念,都有助于我们的职业生命保持一种活泼而有生命力的姿态。
它会给你一些新的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的理论最终都是为了指导实践,这样理论才能落地生根。这一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彩,特别值得类似的理论书籍借鉴和学习。首先是它采取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结构编排方式。全书围绕教育教学常见的四个问题设置了15个章节,在每个大的章节里又设了一些针对性很强的小节。每个大章节的前面都有本章目标以及本章内空与教师专业标准相对应的条目,章节的最后都有小结和拓展阅读。在大多数的小节里,它都特意设计了“活动板块”和“反思板块”,在这些板块里,作者会根据该小节的主要内容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和反思问题,引导阅读者去把这些学到的东西进行应用或者与自己以往的实践行为进行对照。比如在第七章的第四小节“个性”里,在讲完心理学家普遍采用的大五人格理论之后,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从你的班上选5名学生。根据表7.4中的描述,看看你能不能说出你的学生具有哪些人格特质(用是或否来表示)。然后,思考学生表现这些特质的程度,用1---10来进行等级评估。在第八章的第11小节“自我效能”里,在介绍了班杜拉提出的四种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之后,设计的活动是:回忆一个你以前工作中遇到的学生,针对下面每一个方面写出三个能够使你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效能的做法: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调节。这些活动的设计都非常贴近教育教学实践层面,如果阅读者能认真按照其中要求去做,哪怕只是完成其中的几个活动,也会有助于我们改善自身的教学。
至于反思方面的设计,我们可以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在第十三章的第九小节,这一节讨论的是课堂上学生的行为管理问题。在反思板块,作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课堂中出现不当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无论你是一名将要讲课的实习教师还是一名忙于职业发展的正式教师,现在把自己当作一名学生。你是否总是表现出恰当的学习行为,或者你是否曾经和其他同事或学生窃窃私语,查看手机短信,列购物清单,进行与工作无关的讨论,或者没有完全投入到手头的任务中?现在想象我们生活在由学生管理的世界中,他们会认为哪些是你眼里的不当行为?这样一个换位式的反思,可以让教师很容易的理解学生的不当行为,并且把面对这样行为时的焦躁与怒气转化为理性的引导与科学的管理。
心理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一门科学,而这本书正是要带给你最新的心理学观点以及教育与心理学相联系的方式,更为难得的是,书中分享的所有方法、理论和理念都被实践过,所以它虽然是一本理论书籍,却有着如此之强的实践操作特征。
打开书页吧,一个新的视角有时就是一个新的世界!
作者单位:西咸新区第一初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