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至22日,我作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非常荣幸参加了陕西省第九批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专家们一场场精彩的报告,一声声热切的鼓励,一句句励志的话语,学员们一次次集体自发的掌声,将会场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会议紧张又热烈。专家们用自己生动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生坚持做好一件事,你就能走向卓越。正所谓“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紧张又充实的研修活动结束了,但专家们的殷殷期盼和谆谆叮嘱给了我巨大的前行力量。

一、坚定方向,一生只做一件事

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学了一辈子做老师。”薛法根老师也说一生只做一件事,他一直执着地在做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王林波老师将“语用”教学落实到各学段各种文体的教学,形成大量的课堂实录、教科研论文和专著。闫妍老师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关于 “体验语文”的教学主张。

老师们的成绩彰显着他们的才华和付出,他们都在自己的教学领域内坚持将一件事做到卓越,做到极致,最后收获了职业价值和职业幸福感。专注聚焦的教科研研究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让各位专家在舞台上熠熠生辉,影响着更多的老师去践行自己的教育梦想。

在我的专业成长道路上,冯爱虎老师就是不断激励我前行的导师,她严谨的教科研态度深深感染了我,在她的引导下,我和绘本的故事就此开始。我跟着冯老师读绘本、讲绘本、用绘本进行项目化学习、将绘本与语文学科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在绘本解读中提升了自主性专业成长的能力。冯老师坚定自己的绘本方向,她持之以恒地做绘本推广阅读,在她的引领和带动下,我也开始写论文、做课题。冯老师和绘本带给我的不仅有专业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我能用更包容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所以,坚定方向,一生只做一件事,将事做到极致,奋斗的过程是幸福的,结果也一定会是美好的。

二、厚积薄发,踏实走好每一步

吴积军副院长在讲座中提到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尤其是“进步的台阶要一步步爬”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强大的共鸣。王林波老师在讲座中也强调教师要“把成长的根扎在课堂里”,他说:“我们往往高估了一年所能做的事情,却低估了十年所能做的事情。”教师的成长就是积分制,我们需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厚积薄发。

从教学能手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我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学校的沃土上,充分地利用石油普教中心名师工作室、冯老师工作坊搭建的平台,聚焦课改,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的课后反思、录制好每一次微课、做好每一次教研活动、开展好每一次课题研究,探究教学方式的变革,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的台阶要走、要跨,但是走不动、跨不过。没关系,我俯下身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虽然慢,但稳稳当当地前行。

三、笔耕不辍,坚持反思每一天

在培训过程中,各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讲到读书和写作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吴积军副院长说:“一个教师的阅读史,就是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史。”“教师写作是教师反思和教师实践的专业表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王林波老师说:“在教育写作中传播思想,用文字让思考变得深入。”闫妍老师说教学主张要在阅读中积淀,在写作中淬炼。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教育日记并不是在形式上有某些要求的正式文件,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和札记。这种记载对日常工作颇有用处,它是进行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记日记还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件事进行深入思考。”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很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学而不思则罔,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应该多思考,而文字可以让思考更深入,所以我们还要多写写自己的收获、感悟。

我们不仅要阅读和本学科相关的书籍和期刊杂志,更应该让视野变宽变广,读一读教育类书籍、文学类书籍、科学类等书籍。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思维的角度多元了,才可能在课堂中有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记得刚加入冯爱虎老师的工作坊,冯老师就给我们推荐了大量的好书,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和语文学科不相关的。冯老师每年寒暑假带领我们进行整本书阅读、读后感的分享,甚至围绕某个人的作品进行项目化学习。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我们的阅读量增加了,写作习惯养成了,视野开阔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就更得心应手了。最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坚持这样做,只要有阅读就有反思、有写作。

四、 同伴互助,一群人携手同行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在研修活动中,专家多次讲到要运用好研修伙伴这个团队。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彼此激励,互相竞争,共同成长。成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需要带领自己的团队共同成长。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和研修班的伙伴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学习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反思、提炼、完善,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这一项工作对我来说还是一项新的挑战,我如何才能带领大家一起成长?这是我当下需要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工作坊成员,让大家在工作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那工作坊的成员一定都会有提升的,这也是冯老师教会我的。 

五、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一批人

吴积军副院长在《新时代卓越教师的基本素养与成长路径》中多次讲到于漪老师,强调于漪老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强调她作为教育家型教师对一批又一批教师的影响。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她给予我们无穷的精神动力,让我们成为更好地自己。

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如何发挥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呢?我首先要继续不断地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自己身边的老师为榜样,尤其向冯老师学习,带领工作坊内的老师一起阅读、写作、研修,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的合作,在一定区域内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团队。

三天的培训结束了,但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回首自己的成长之路,我就是那如米一般的苔花,但我以苔花的精神自勉,希望自己能够向下扎根,丰厚自己的底蕴;向上生长,强化自己的担当意识,迎着阳光,如牡丹一般绽放。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