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香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肌肉生物学与生猪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师生作人文素养提升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23-12-16 19:37:09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学新闻一定要掌握三板斧:消息、通讯、述评。
消息是直线,通讯是平面,述评是几何体。
比如,520,万达黄金降价了,一克1块钱。这是典型的消息;
万达黄金降价了,一克1块钱?这是典型的通讯;
千金难买万人心,这是典型的述评。
这是杨凌示范区作协主席高凤香在《新闻宣传稿的写作》讲座中提到的。这组鲜活生动的语言示例,直观地呈现出“消息”“通讯”“述评”三者之间的区别,让在座的同学听后豁然开朗。
为了提高团队师生的人文素质和研究生的写作能力,加强团队文化建设,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接班人,扩大团队的外界影响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肌肉生物学与生猪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拟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教授和杨凌示范区作家协会主席高凤香为团队师生开展提升人文素养的相关系列讲座。
10月12日,高凤香老师应邀在动科学院107会议室,以“新闻宣传稿的写作”为题正式拉开了系列讲座的序幕。团队有8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高老师从“范文引领”“技法点拨”“问题探讨”三个方面展开讲座。
范文引领。精选的八篇新闻范文,有“消息”“通讯”“述评”三种体裁,高老师精讲了《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两篇,既提炼出新闻事实的表达技巧,又指出背景材料在新闻事实中穿插的适当位置及作用,更明确了评价性语言在新闻价值上所起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她说,“消息”侧重事实客观呈现,“通讯”要挖掘事实背后的因果关系,“述评”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判断与评价。
技法点拨。高老师说,好新闻,既要鲜活,又要鲜明;既要贴近群众生活,又要有烟火气;要从貌似熟悉中发现陌生,导向要正确,要有新闻价值,还要善于讲故事。她重点讲到全媒体时代标题制作的“网络化”要求:清晰准确说明一个新闻事实、突出一个最重要的新闻要素、强调一条新闻中的最新变动、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她以“2022年人民日报好新闻一等奖获奖标题”为例,讲解拟一条好新闻标题的语言技巧,特点归纳清晰,规律便于掌握。场景描绘在通讯和述评的写作中有着渲染烘托的作用,高老师通过典型示例的分析,提醒大家在写作中要恰如其分的运用,为报道增色。
问题探讨。针对团队公众号新闻宣传稿存在的问题,高老师分门别类指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不同类型的新闻,要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内容要有明晰的区分度。要进一步挖掘团队的感人故事,写出故事的新闻点和价值,提高社会关注度。写出来的稿件语言要规范,尤其要重视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配图照片要精心选取,要有审美价值。
团队带头人杨公社教授高度评价这次讲座。他说,高老师的讲座既有鲜活的范例引导,又有理论提升和方法点拨,针对性很强,希望全体师生深刻领会,认真研读,勤加练习,不断提高写作通讯稿的水平,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这个系列讲座是团队专门为同学们策划的课程,请到的两位专家将分别从历史文化和应用文写作两个方面开展为期一年的讲座,相信每一位积极参与的学生都能有所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