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要求:语文课程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汉字是音形意的完美融合,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教学中挖掘汉字蕴含的丰富内涵,趣味识字;充分发挥识字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指导学生规范书写;融入书法艺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孩子们的童年浸润经典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主动传承汉字文化,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达到“以文化人”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  识字与写字 教学探究

一、挖掘汉字文化,趣味识字

汉字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成熟的文字系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字形优美:它不是画却有着画的优美意境,它不是诗却有着诗的含蓄,它不是歌却有着歌的旋律……几千年来,它成功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与挑战,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在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它凝结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汉字本身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适时地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以文化人。如教学象形字时可以结合图画实物对照理解。如在“人”字教学中可以先出示甲骨文的“人”引导学生观察像一个弓着背行礼的人,适时渗透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崇尚礼节,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也要懂文明,讲礼貌。会意字也很有意思,如“舒”字告诉人们舍得给予就会心情舒畅,“信”——人说到做到就是守信用,“劣”——花费的力气少就不会有好结果。“慧”字中第一个丰表示天下事,第二个丰表示国家事,中间的横山表示家中事,因为家中事离自己最近所以要放在心上,但家中事再大也要服从天下事和国家事,这才是聪明的。再如一些形声字利用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识字。如“四”字头的字大多与“网”有关,如教学“罚”字时可以这样说,对犯了错的人先用网限制他的自由,再用语言批评教育,如不悔改还要用刀让她受皮肉之苦;再如双耳刀放在左边表示山村,放在右边表示城镇,如《西门豹治邺》学生看到这个字就能猜到“邺”县是城镇,还有一些合体字的部件在做偏旁后个别笔画发生了变化,如“村”字中的木字旁原先的捺变成了点,与人相处要注意谦让,谦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识字教学中通过这样点点滴滴地渗透,学生不识字兴趣会越来越浓,逐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也会主动将汉字文化传承下去。

二、发挥育人功能,规范写字

写字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也不容小觑。要写好字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做到“三个一”,按笔顺书写,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把字写正确首先要认真看,看清字的间架结构,看清每个部件,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起笔、落笔的位置,然后记在心里再动笔书写,写完还要与书上的原字进行对比,看自己什么地方没有写好,再重新练习,长期坚持会形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品质;而要真正练好字需要天天坚持练,能有效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另外,要把字写漂亮每个部件要注意穿插避让,长短疏密有致,如写“奋”字时要把撇捺写得舒展包住下面的“田”,写“信”字时要主次分明,写“美”字时要注意横画的匀称和长短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规范美观,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修养也会逐步提升。

三、融入书法艺术,提升修养

中国的书法艺术享誉全世界,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教学中适时将书法艺术渗透在教学中,如适时和学生欣赏四蹄生风的马,腾云驾雾的龙、经典诗词、名言警句、厚德载物等内涵厚重的各种创意书法作品,如从王昌龄的《从军行》感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从陆游的《示儿》中感受忧国忧民惆怅,从《凉州词》中感受视死如归的悲壮……感受厚重的文化和书法艺术的魅力。另外,还可以将书法家的励志故事融入教学,如《王羲之练字》受到持之以恒精神的感染,将历代著名字帖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练字中受到爱国情怀、坚贞气节的熏陶。如颜真卿为祭奠抗击安禄山叛军而惨遭杀害的侄子季明写的祭文,感受他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和宁死不屈的坚贞气节。学生自然而然被这些艺术作品和书法名人所吸引,深深喜欢上了汉字,主动练字。

四、文化经典浸润,以文化人

汉字文化无处不在。教学中将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融入其中,如结合《仓颉造字》的故事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仓颉园”寻找汉字之源,感受《竹苞》故事中纪晓岚的智慧和汉字的趣味。另外,开展给画配字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也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如给梅花配诗时有的同学喜欢毛主席的《咏梅》受到积极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的熏陶,有的喜欢王冕的《墨梅》受到梅花不畏严寒、顽强不屈的高洁品格的影响;从《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懂得感恩父母。还有一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和蕴含丰富内涵的名言警句如《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受到实事求是的教育,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懂得珍惜时间,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明白珍惜少年时代努力拼搏的珍贵。

五、搭建展示平台,增强文化自信

育人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将内心感受内化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平时,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展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展示所学,享受乐趣,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弘扬汉字文化。如开展猜字谜活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无穷趣味,结合三八妇女节、教师节、春节设计制作贺卡、书签,送给亲朋好友,过春节时尝试写春联、贴春联,了解春节习俗,调查街道上、同学作业本上的不规范用字,撰写研究报告,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评、书法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同时传承汉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商洛市商州区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王波